同時,陳年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將卓越網時代的骨干找回來組建團隊,不再單打獨斗。他迅速聚集起一支7人組成的有默契和凝聚力的戰斗團隊,訂下“不許談卓越,不許談當當,只許討論PPG”的規矩,每天學習研究PPG。2007年12月初,陳年“到外面走了一圈”,一個月時間就順利融到第二輪1000萬美元,成為凡客誠品開始奔跑的燃料。緊接著PPG不斷有負面消息出來,陳年的團隊看在眼里,大大地動了一番腦筋,所謂“看準時機,拐大彎”,結果就是凡客誠品全面轉向熟悉的互聯網運作方式,團隊的既有經驗開始發揮作用。
到了2008年4~5月間,已經有資本市場可能大勢不妙的擔憂情緒出來,這時候陳年作為“老”創業者的投資者關系管理能力,開始發揮積極作用。陳年又出去走了一圈,感受一下投資人的情緒,回來后給好朋友兼合伙人雷軍打了個電話,雷軍說:“我再給一圈人打電話,然后圈定幾個重點的投資人,一次出價,不許還價。”就這樣,啟明創投作為新進入者,聯合第一輪的聯創策源和IDG資本,還有第二輪的軟銀賽富,4家機構在6月份完成第三輪2000萬美元投資。4個月后,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陳年又踩準了時間點。
總結凡客誠品不長的發展歷程,陳年認為,關鍵還是自己一開始把心態和位置擺正了:擺正心態,才能看清用戶消費習慣的轉變,才能從對手的錯誤中學習,找到超越的方法;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組建和協調好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才能管理好投資人、股東的關系,一年內順利完成三輪融資。
“沒有歷史、沒有積淀的創業者,在面對用戶、員工和股東時就是不平等的,因為創業是場長跑,是你的人生問題。”所謂天人之際,往大處說是歷史, 小處說是個人閱歷,把時間的維度引入創業者心態的觀察,就發現大有不同。從人生、歷史的視角看創業,所謂心魔其實并非不可驅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困境二:團隊民主的代價
要想在中國市場上取得成功,執行力是最關鍵的,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認可這種說法。在這個機會遍布的市場上,無論朝哪個方向放上一槍,都能捕獲到獵物,但要獲得真正的成功,締造卓越的企業,比的就是誰的槍打得更遠、更持久。執行力不僅體現在溝通、領導藝術和管理方法上,而且體現在團隊搭建和決策模式上,人們經常見到執行力強的創業企業往往是家族式的、集權式的管理,能快速抓住機會,獲得勝利。在這點上,中外確實有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