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雅虎原CEO巴茨“被下課”后,又傳出了雅虎董事會評估并考慮將公司出售的消息,又一個昔日IT帝國或已沒落。
在商戰領域中,過去一直遵循的是“大魚吃小魚”原則,但在互聯網時代,“快魚吃慢魚”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在發展更快、變數更多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更是如此。
縱觀雅虎近年來的發展,要么是亦步亦趨、落于人后,要么干脆就是停滯不前。二十年前,互聯網興起的時候,互聯網上的信息量和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用戶獲取信息的途徑較少,一是通過門戶網站,二是通過分類搜索引擎。雅虎抓住了發展契機,一舉奠定了江湖地位。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新形式的谷歌搜索引擎推出了,表面上看只是搜索體驗的提升,但實際上是用戶和信息的互動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對于當時的領先者雅虎來說卻被忽略,盡管事后雅虎也開發了類似的引擎以力拼谷歌但為時已晚,雅虎失去的不僅是江湖地位。
門戶方面,雅虎更是步步落后,總是等到別人將第一桶金淘到之后,雅虎才幡然醒悟,趕緊跟隨——但顯然,論“一直在抄襲、從未被超越”的本事,雅虎還要向他人學習。在企業文化方面,谷歌、蘋果都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模式,而這種內部的、無形的力量卻可以直接輻射到市場上,成為左右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力量;但雅虎的決策層卻似乎總是困在“不行就換”的魔咒之中,換了一任又一任CEO卻沒有帶來變化,最終巴茨也只能黯然離別。
如今的雅虎,如果非要說價值的話就只有大量的用戶了,這些用戶對于其它IT企業而言還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但如何將這些用戶轉化為市場價值卻是一個不小的問題,所謂“船大難掉頭”,任何想要接手雅虎的企業都必須考慮如何推倒重來、讓雅虎煥然一新的問題,而不是延續過去的做法。而至于品牌價值——天知道哪個品牌會成為明天的領導者,Facebook剛開始籍籍無名,如今不也是如雷貫耳?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光談過去的品牌價值似乎意義不大。
不過,雅虎的沒落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還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在互聯網乃至移動互聯網世界里,一家獨大長期稱王并不是好事一樁,只有不斷地注入新鮮活力,才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價值;第二,這也給國內通信運營商敲響了警鐘,如何尋求新的價值增長點、如何轉型以迎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決策層必須考慮的問題。也許,國內通信運營商還需要更多的“移動互聯網瘋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