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上海外國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講臺上出現了一位文質彬彬、頗具紳士范兒的講師。面對一群2011級MBA學員,他侃侃而談了4個小時Leadership(領導力)課程。
往常,這門課程對于新生來說多少有些空泛,但這位講師不同,他忽而談起與馬云去美國考察的經歷,忽而說起和星巴克CEO舒爾茨如何暢談管理,忽而調侃從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中悟出的管理學知識,最后,他還在互動環節因為觀點不一致和學員們來了一場饒有興味的爭執。
在開場白中,他自我介紹說:“我叫衛哲,畢業自上海外國語大學,曾經在百安居和阿里巴巴擔任過CEO,現在一家基金公司擔任董事長。”在座的學生們,9月初就知道這學期衛哲要來上課,他們事后告訴本刊記者,“很有實戰的啟發,完全脫離課本的教條。”而課程結束后,衛哲則告訴《中國企業家》,“比想象中要累。”
這天是衛哲擔任客座MBA教師的第1天,是他新基金公司成立的第41天,當然這還是從阿里巴巴CEO任上辭職后的第237天。
效仿韋爾奇
與當年風風光光離開百安居,以“金領”身份投奔新東家引發的關注不同,衛哲離開阿里巴巴,同樣也引發莫大關注,但事主選擇了沉默。
可以理解。在百安居中國,他32歲便成就了“最年輕的500強公司中國區總裁”美譽。但離開阿里巴巴,卻是“不得不”、“被迫”、“引咎”。哪個詞,看起來都不那么風光。
今年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B2B公司(1688.HK)發布公告宣布,2010年公司清理了約0.8%的“中國供應商”共計1107名,這些供應商涉嫌欺詐,違反了公司“客戶第一”的價值觀,為此,CEO衛哲和COO李旭暉引咎辭職,100多名相關銷售人員也被處理。除了擔任上市公司CEO外,衛哲還擔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一職,也一并辭去。
這到底是馬云對陽光價值觀的堅決捍衛,或有其它所謂的“陰謀”或隱衷,一時間成為坊間談資,但辭職后的衛哲并沒停歇,幾乎第一時間就開始尋覓新方向。—盡管早在2008年(加盟阿里巴巴2年后),衛哲就高調宣稱“阿里巴巴將是我最后一份工作”、“我也是一個阿里巴巴創業者,不要再叫我職業經理人”。
“早在2005年,我還在百安居的時候,杰克·韋爾奇退休了,我于是觀察他退休干什么?韋爾奇出了一本書,去哈佛商學院教書,但他還加入了一家叫CD&R的私募股權基金,去做合伙人。后來我發現這是一家由許多資深CEO、董事長加盟的基金,靠運營驅動。”
衛哲離開阿里巴巴后,復制了韋爾奇當初的做法。4月22日的綠公司年會上,衛哲向外界宣布,正在籌備一個基金,“做需要管理的但還不能上市的公司,也就是做投資項目里面的二手樓和爛尾樓,馬云表示非常支持這個想法。”他說。
馬云的確支持這個想法,他還為此掏出了真金白銀,嘉御基金第一期3億美元,馬云是數十位出資人之一。外界由此猜測稱,衛哲的出局,是以這種資助創業的“買斷方式”作為交換,但他對此不予置評,阿里巴巴方面同樣緘默。
在上海浦東新區嘉里城辦公樓的高區,嘉御基金的辦公室占據了靠北的幾乎半邊樓層,墻上寫著兩行大字:嘉御基金,維新力特資本;兩行字中間,是一個手持長槍的英國騎士剪影。這里的一切,都讓人誤以為是進入到英國肯辛頓區某位爵爺的豪宅中,壁爐、油畫、雪茄吧、古色古香的吊燈和松軟寬大的沙發一應俱全。
所有的裝修風格都是衛哲定下的,這顯示出一個上海男人的特有細膩,在歷經了金融、零售和互聯網等多個行業的洗禮后,在PE這個相對窄眾的領域,奢華必不可少,它服務于金字塔頂尖的人,衛哲明白需要有頂尖的“腔調”才行。
他向《中國企業家》介紹,“嘉御”二字都取自房地產項目,嘉里城是辦公地點,而隔窗向北眺望,正是和記黃埔在上海的高檔別墅項目“御翠園”,兩個名稱的首字母組成“嘉御”二字。
至于維新力特資本則取自“Vision Knight”(有遠見的騎士)。衛哲和他的創始合伙人朱大銘都有留洋英國的經歷,現在,他們把一個騎士作為“維新力特資本”的Logo,希望能夠發揚騎士精神,去救贖一批企業。在維新力特資本旗下,嘉御基金是第一個基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