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入侵靠的是經驗,靈活應對各種情況,比如快速判斷這個地方會不會出現弱口令、有沒有驗證等。技術手段說白了,如果天天學的話,兩三個月足夠。現在高明的攻擊手都不會那么累,他會使用社會工程學的一些方法,比如他通過跟你聊天知道了你們公司的部門組成,如果你們是按部門排座位的話,他接著就能推算出你們的網絡構架,他的攻擊能變得更加精準;再比如他通過掛馬獲得了你們老板郵箱的賬號密碼,他用這個郵箱給你們的同事發一封郵件,要求獲得網絡管理員的賬號密碼,基本員工都會中招。當然,技術高超的攻擊手能解決一些更復雜的問題。
挖掘漏洞的人是我最佩服的,因為他直面系統。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枯燥、我看見就想吐的活兒。圈里有名的一位挖掘者,三個月不出門,全吃方便面。所以擅長挖掘漏洞的人都不擅長入侵,因為他沒時間。
黑客圈其實也是拼人脈的,因為得拿到漏洞才能由程序員去制作入侵工具,你人脈廣,才有人愿把漏洞送給你或跟你交換。圈里把沒公布的漏洞叫0DAY,如果剛好趕上這個網站有0DAY漏洞,也許我一秒鐘就能把它搞定。一個0DAY漏洞能換50個普通漏洞,拿去賣市價可能有幾十萬元,還有一些女黑客為了騙0DAY漏洞情愿跟人上床,所以圈里人也把我們這個圈叫“娛樂圈”。
我在“黑客基地”講了半年課,技術提升比較快,因為給別人講東西自己得先會,一些以前沒注意的東西,在講課的過程中重新學習到了,慢慢地我在圈里有了些名氣。大學最后一年,我想賺點錢,剛好有人給我下單子,讓我去一個全國性網站掛馬。他收我“信封”(一個賬號加一個密碼叫一封信),一封一塊錢,我一周大概有700-800元的收入。然后,他拿這些賬號密碼去《傳奇》里面撞庫盜號。
2004年,我從河南、安徽、廣東、遼寧一共湊了9個人組成工作室,我們租了個100平方米的房子弄成上下鋪,兩個帶媳婦的住兩間,剩下5個人住單間。我們分頭去攻擊網站,靠得來的賬號密碼去網游里盜號。我們中有人能挖淺顯的漏洞,但系統漏洞挖不了,寫程序的也不多,入侵工具我們寧愿去買,穩定性比自己做的好些。我們當時還特意分出來一個女生管后勤。
2005年左右,我不太想做這個了,圈子里其實很多人都在偷偷摸摸地做,但都不好意思說出來,怕別人鄙視,說你怎么玷污了我們的精神?那個時候大家還信奉有什么東西就得公布出來共享,入侵一個站點大家一起玩。其實我自己也是那種很糾結的心理,搞技術的還靠這個賺錢?但后來發現,都他媽有人賺幾百萬了,我想想,還是偷摸著回去搞吧。
黑客產業在2006年的時候最兇猛,國內國外都兇猛,韓國、巴西、越南的網游市場都被中國黑客搞過,我記得我還搞過馬來西亞的。后來有個國內網游公司的工作人員跟我說,馬來西亞市場運營得不怎么好,自從某月被批量盜號后就不行了,我心想這事兒我多虧沒跟你說。馬來西亞代理公司的老板給我打電話,說我每個月固定給你錢,你別搞我們了,我們也快不行了⋯⋯那時候法律還沒管到這塊,他抓不了我。
我做這行屬于斷斷續續的,比如這個月賺了50萬元,那我就出去玩,花光了回來再做,如果按全工作時算,前后可能也就干了三四個月,加起來也就賺了200來萬元。這種錢花得可真快,動動鼠標就得到的我不會珍惜,我和女朋友出去玩都是住五星級酒店,有時候懶了經常跨省打車。
后來我女朋友說,我們要結婚了,你別干這個傷害人的事情了,于是我就徹底退出了。
沒有信仰,只有喪心病狂
從中國有黑客開始,我就開始接觸到一些網站的用戶賬號密碼庫,它們明文保存密碼,真是腦殘的行為。但以前我都是亂扔,新浪、天涯的我都直接刪了,心想哪有硬盤存這些東西,那時候沒有遠見能看到這些也是能賣錢的。
中國黑產圈子里的人有些喪心病狂了,講道義、講信用的人很少,大家都沒有信奉的規則,明的暗的都沒有。中國為什么沒有維基解密?因為大家都沒有信仰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很多人連世界觀、價值觀都沒了,當他們碰上法律不健全、看似自由的網絡世界,這個圈子能變成什么樣子可以想見。
當年我做黑產的時候,經常幾個人在一起討論:哎呀,真墮落啊,我們干這個!但年輕人,沒有那么多是非觀念,我們甚至在盜取一個網游賬號后會這樣安慰自己:又拯救了一個網癮少年!
我現在也沒什么理想和信仰了,以前還會有一種精神,想在中國黑客圈占有一席之地,我分享一些東西,讓大家覺得你這人值得尊敬,我會有一種成就和滿足感。但是2006年之后,這個世界就變了,從業者增加了,我現在認識的這些人,基本都是在2005年之前就接觸過,2005年之后才進入的,我一個都不認識。
CSDN樹大招風,它的數據庫當年人手一份。今年年初我開始有意收集能接觸到的各個數據庫,想著以后還能寫本書,證明自己當年也牛逼過。當時有人想50萬元預訂我這些庫,我說不賣,我知道你想干嘛,不就是寫個程序然后找網游挨個盜號嘛。所以這次賬號密碼大規模泄露,還代表著新一輪的網游盜號狂潮要到來。
我還是懷念當初的那種日子,去名人的郵箱、網站看看,在群里貼貼王力宏的ICQ聊天記錄,能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信息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