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園林局一位專家表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迎賓用花、胸花、運動員頒獎用花、賓館內插花、奧運場館及北京街道的景觀用花等將超過1億枝(株)。據專家測算,北京奧運會期間,僅用于花卉的支出就將高達450億元,而這其中有70%以上的花卉需求,將由民營花商供應。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花卉市場”蛋糕“,民營花商們從何處下手?
中國有句古話:“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對于北京奧運會450億的花卉“蛋糕”,也早就有人預言:蛋糕好吃口難開。他們的根據是:北京舉辦奧運之際,正是大多數花卉凋謝之時。整個北京可供選擇的花卉只有10種左右。
“誰說菊花都是9月才開?為了北京奧運會,我非得讓菊花提前開放,我這一整吧,還把這事給整成了。”4月22日,菊花土專家劉文超在記者采訪時帶著東北口音自豪地說。
劉文超出自東北一個普通農民之家,他在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馬卷村建立了自己的菊花生產基地和菊花科研所。在他的育種基地,記者看到花團錦簇、芬芳滿囤的菊花竟然怒放在這個似乎“不合時宜”的季節。
1999年,「也來到北京,把自己多年來的積蓄投入到了菊花新品種的開發、選育中,利用北京林業大學名花研究室的科研成果“地被菊”、“四季粉”、‘’四季黃“、”早紅“、”朝鮮粉“等和生長在長白山脈高寒山區的長白野菊、山野菊等反復進行雜交和品種選育、試驗研究,終于在2006年育成一系列夏季開花的菊花新品種群,共有菊花品種280多個,花色極為豐富,有黃、紅、粉、白、紫等69個不同層次的顏色。現在,劉文超在北京順義區和大興區共建成300多畝土地的菊花新品種育苗基地。
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陳俊愉,北京林業大學王香春博士組成的專家組目前已將劉文超育出的系列菊花命名為“北京夏菊”。并向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科協、北京奧組委進行推介。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花卉產業處有關負責人透露,奧運會如此驚人的用花量,不會通過指定種植的方式來提供,而將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供求。園林綠化部門重點是解決奧運用花的科技難題。“通過引進一批洋花、培育一批本土花,將一批花卉的花期提前,將一批花卉的花期推遲的辦法,滿足奧運用花。”
近日,北京市花木公司所屬的北京天卉苑花卉研究所所長于學斌介紹:“我們從2003年開始,向世界各國弓I進了2400多個洋花品種,經過歷時4年對洋花適應性和觀賞性評估,已篩選出400多個洋花品種,加上培育出來的數十個本土花種,一共通過驗收的奧運花卉已經達到500多個品種。我們所主要只負責育種,而大量的奧運花卉生產培育,則通過市場機制由眾多花卉生產商來完成。可以說,購買我們花卉種苗最多的是民營花商。”
據了解,目前,北京有200多家奧運花卉生產商,其中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
所以,奧運用花的培育和采購,70%以上的用花量都將由民營企業來完成。北京市現已建成一批骨干花卉企業,其中80%是民營或集體企業,成為全國盆花和種苗中心,以及新品種生產技術示范中心。此外,現在基本完成50個重點標準化花卉基地建設項目,將芍藥切花、歐丁香、美洲觀賞海棠的引種馴化等工作納入花卉發展的項目庫。
業內人士認為,北京綠色奧運所需的花卉苗木在數量上是空前的,這給廣大花卉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