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的成本博弈
對于酒店紡織品衛生質量堪憂,經濟型酒店則將皮球踢給了洗衣廠。
大多數經濟型酒店業者表示,由于洗滌業務是外包出去的,很難對其洗滌質量進行檢測。比如,經濟型酒店會對每次洗滌好的床品進行簡單檢查,由富有經驗的客房管理人員對紡織物從外觀、柔軟度、潔凈度和氣味等方面進行分析,假如發現問題,則會立即對洗滌合作方提出整改要求,如果仍然不達標則會撤換合作方。
“在具體操作上,我們會驗證洗滌公司的各類證照,并對他們的洗滌工廠進行審核,我們只會和符合質量標準的規范廠家合作。由于連鎖酒店分布在全國各個城市,所以對于洗滌公司的選擇是按照城市區域來劃分,比如同一區域的門店會集中送至一個洗滌公司,在全國會有不同的洗滌合作伙伴。”錦江之星市場部負責人喬先生告訴本報。
但上述這些都是依靠肉眼進行的初步觀察檢測,經濟型酒店很難進行現場專業檢測,也沒有專業檢測的設備和能力。同時,專業檢測的成本非常高,不是經濟型酒店能負荷的。
對此,洗滌行業則認為問題的始作俑者是經濟型酒店。
王超義從事洗滌行業多年,對于酒店業的床品衛生,他個人也認為十分值得關注。“快捷型酒店/經濟型酒店自己沒有洗滌廠,大部分是外包的,而且為了利潤拼命地壓低洗衣價格,一些不規范的洗衣廠為了生存,以很低的價格承接后,使用成本較低的工業洗滌劑,存在高堿、高溫的問題。比如,火堿的特點是能把衣服洗白了,但堿度相當高,能達到13~14。如果使用這樣的洗滌劑,漂洗次數再多,床單上顯示也是高堿。”王超義這樣解釋。
近年來,由于快捷酒店的不斷壯大發展,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從白天的小時房,到夜晚的低價房,價格已經接近底線。而經濟型酒店成本的控制無疑會影響其各種預算。據介紹,在北京,洗一條床單的價格,最低可以壓至0.8~0.9元,最高不超過1.2元。但實際上,合格洗一條床單的成本是1.6元(不含利潤)。
另據記者了解,上海地區洗滌外包的價格今年都有所上漲,大約是5.6元/套,一套是指枕套、床單、浴巾、面巾和地巾。
洗滌行業監管缺失
“我們都知道衛生管理部門只對正規廠家監管,而不正規的廠家,幾乎無人監管。”王超義對此頗為氣憤。
王超義曾經經營過一家名為首旅酒店洗滌公司的洗衣機構。該公司因為承接北京奧運會接待任務而生。但幾年下來,由于洗滌行業的價格惡性競爭,該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倒閉。
對此,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環保專家董金獅認為:“缺少行業監管是當前最主要的問題。”酒店行業普遍認為,和洗滌廠合作的監管只能依靠雙方的誠信度。由于酒店方面不可能24小時監控,因此假如有些洗滌廠證照齊全、審廠也合格,但如果真在具體洗滌操作中“偷工減料”,則經濟型酒店員工也很難依靠肉眼檢測出問題。
監管爭議還不僅僅存在于洗滌行業。對于該民間調查團體公布的“快捷酒店床單80%酸堿度超標”數據,錦江之星、桔子酒店等多家品牌經濟型酒店表示質疑,紛紛指該團體的數據并非來自權威檢測機構,而是其自行抽檢的結果,且缺乏專業度。而該民間調查團體則表示下一步將發動廣大網友進行全民監控酒店衛生問題。
王超義對此呼吁,希望相關衛生檢疫部門能夠快速參與,期待更為權威的數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