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富三代問題怎么解決呢?西方解決方法是收遺產稅。美國都收遺產一半的遺產稅,中國未來至少也得收一半。你得交現金,不能交資產、交股票、交房子。這樣房子你得打折賣,還得繳稅,所以有錢人繳遺產稅是為社會做貢獻,一大半都交給社會。
政府收了遺產稅以后辦醫療、辦學校、治理環保等公共事務,最后普遍造福老百姓。比如李彥宏掙100億美金,至少一大半交給社會,所以我們得感謝他,讓他趕緊掙錢,掙了其中一半是給咱的。但是現在沒有這個稅收,那么富二代跟我們的孩子就不公平了。
這些富二代全部躺在這兒吃喝,但什么機會他都給你攔住,你有發明創造剛想弄,他給你買了,他把各個最有利的位置都占據了,把大家發展的路攔住了。而遺產稅能夠讓所有的人自由創造財富,令競爭的起點更公平,也有利于社會形成創業奮斗的正面風氣。
美國富豪為什么捐錢呢?很大程度跟遺產稅有關。巴菲特到70歲左右開始琢磨這個事情,最后說全捐了。因為這些股票是以股權形式存在的,他不捐,他死以后要繳所得稅,那就得賣這些股票。那股價就會掉,公司其他股東就不干了。
但是他捐給公益基金,他可以在活著的時候聘請專業的人來管,政府不能剝奪,永遠是社會的,雖然他沒有所有權,但他有支配權,可以通過信托和法律來保障。遺產稅增加了社會公益的資產,促進財富在人群中橫向再分配。
在中國為什么有時捐款沒動力呢?因為你捐了一塊錢,等于捐了一塊五,你捐的錢是稅后的。我們做了一塊五的好事,給了五毛錢表彰,那就不做了,還惹事,還讓人家知道我有錢,遺產稅鼓勵了公益捐款,調整了結果公平。遺產稅能夠增加財政的收入。
現在中國統計有60萬億私人財產,假定今后20年之內,這些人陸陸續續過世,這些資產增長成100、150萬億,可能遺產稅也有50、60萬億。
給予社會對大家也是好事。政府掌握時機推動遺產稅的法案很重要,但是太早也不行,大家就不掙錢了。太晚也不行,太晚已經交給第二代了,財富報告里說,大概有20%左右的富人已經把權力交給第二代了,如果他已經交完了,你才出遺產稅,就收不著了。
遺產稅過重會導致財富創造的動力減弱,也會導致資本外移,錢跑了。臺灣曾經遺產稅是50%,很多臺灣人就把錢轉來轉去,把公司遷出去或者死在遺產稅低的地方躲過去。最近馬英九上臺把遺產稅降到10%,海外的錢又回到臺灣。香港和新加坡是沒有遺產稅的,所以很多人移民過去。
還有一種解決收入縱向公平的方法是用政治運動,我們過去五千年是用農民起義的方法,最近一百年用革命的方法。當一代人剛剛掙點兒錢,就鬧革命了,抄家、斗地主、沒收,這樣只能富一代,甚至半代。
我有個朋友,他的父母曾經是富二代,1949年以前家里是地主,斗地主把他們家的東西都收了,他們家就變成貧一代,改革開放這幾年做生意,他又賺錢了,又變成富一代,他的小孩兒變成富二代。朋友跟他小孩兒說,你別高興太早,富二代過兩天可能還是貧一代,因為咱們國家老動蕩,過兩天沒準兒又革命了。
社會不斷通過政治運動、革命方式來解決縱向的不公平問題,這是不好的辦法,因為每一代人的心里都結下了疙瘩,不能和解,你把人家東西搶走,總是不快樂的事情。
搶的人是當下快樂,但是因為你是搶的,不善于管理,這東西很快也沒有了。
我們還是要著眼于法制、稅收、公務員考試,通過一些理性的能夠持續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而不應該用一些暴力的激進的革命的方法試圖一夜解決縱向不公平的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