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李錦記董事局主席、第三代李家傳人的李文達曾提出一句口號:“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隨著跨國公司客戶的出現,這口號被改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2012年7月,神九飛天,作為航天員食品的醬料供應商,李錦記旗下五款醬料產品隨神九進入太空。李文達開玩笑說,連太空都去過了,我們應該說“沒人的地方也有李錦記”。
這個玩笑的橋段,實則寄托了一個家族企業擴張和品牌升級的雄心。
“讓李錦記的醬料能像‘Intel in-side’一樣,人們知道某道菜里面使用了李錦記產品,就覺得美味、安全,這是我們的終極夢想。”9月5日,李錦記(中國)銷售有限公司總裁周志毅確認,下一步李錦記最重要的課題是品牌升級,他說,在經過以產定銷向分銷渠道轉向,實現單純B2C業務到B2B和B2B2C業務結合后,現在交給李錦記的問題是,作為傳統行業里面的家族企業,如何向外界強化國際化現代化、高品質和健康的品牌形象。
當星巴克遇到李錦記
2011年的一天,星巴克打算推出一款新的泰式三明治,想要既保持西式的風味又不失東南亞風情,而當時市面上并沒有這樣一種泰式辣椒醬可供使用。于是,這家美國公司慕名找到總部位于香港的李錦記公司,希望后者專門為其研發一款醬料。
在過去,李錦記的客戶通常是家庭主婦或者中餐廚師,渠道幾乎完全是B2C的零售。1888年,李錦裳在珠海一個村莊通過發明蠔油的小作坊起家,創立了李錦記品牌。100多年過去了,華語世界通過蠔油、醬油認識了李錦記,尤其在蠔油市場,李錦記在美國和日本占據80%以上的份額。
在過去,傳統調味品市場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做大不易,李錦記憑借單一產品、單一市場,即可獲得醬料品行業的主導地位。而李文達意識到,長期這樣是不會有崛起的可能的。
星巴克的到來給李錦記打開了一扇窗,不僅是家庭主婦,不僅是華語市場,在零售業務外,工業客戶是一個潛力無窮的空間,李錦記的醬料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的產品線上。
美國客戶到來之后,李錦記甚為重視,派出專門的研發人員與星巴克共同開發出味道獨特的泰式辣醬。星巴克僅僅是一個開始,隨后,李錦記嘗試進入麥當勞、肯德基、三全、小肥羊、思念、海底撈等更多企業的中央廚房,并專門為此成立了研發團隊——為這類新客戶專門設計的新產品往往要經過漫長的研發過程。
在李錦記內部,將這類客戶稱為工業大客戶,周志毅則把這叫做“B2B2C”業務。他說,即便提供給企業,最終還是要面對消費者的。人們為什么喜歡米其林?因為一看到這個標志,就想到了某種可信賴的品質。李錦記的終極夢想是,未來人們一看到有李錦記的標志就想到因為有李錦記,這一定是美味的菜,至少是安全的,就好像Intel inside標識一樣。
2007年,李錦記完成了從以產定銷到分銷渠道的轉型。到2011年,在家庭主婦和廚師以及中間環節的批發渠道外,潛力無限的工業渠道正式成為李錦記下一個著力的目標。
現在,不少餐飲公司已經熱衷于將所用原材料的生產廠商如數公布,很多時候,李錦記都榜上有名。周志毅沒有給管轄的部門下達具體的銷售目標,但是,因為擁有中央廚房的外資的必勝客、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中資的小肥羊、三全、灣仔碼頭已經成為其客戶。周志毅說,進入是第一步,沒有要求時間,只是要求一些重點客戶是必須要覆蓋的,因為工業市場是需要“熬”的。
過去,醬料市場因為起點低,門檻低,并沒有為外資看中,而李錦記對工業客戶餐飲策劃市場的發力,也為自己增加了國際競爭對手。
有人問聯合利華,在醬料市場方面,雀巢是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聯合利華市場部人士的回答是,不是,李錦記才是。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分析稱,在醬料方面,聯合利華是后起之秀,醬料業務之前并非集團的主打項目。雀巢和聯合利華類似,醬料業務近幾年才開始發展。聯合利華資金雄厚,對于戰勝雀巢很有把握。而李錦記是行業內的老字號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較高,地位舉足輕重,因此聯合利華把李錦記作為對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