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騰訊依靠微信拿到通往移動互聯網的船票,無數的創業者卻倒在了黎明到來的前夜,還有更多的PC互聯網巨頭在糾結中痛苦掙扎,這就是整個2012年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殘酷現實。
有用戶,沒收入,是許多App類移動創業者在2012年面臨的最大困惑,當資本市場快速遇冷,風投停止向創業者輸血后,大批創業者倒在了這個寒冬。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年份,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PC互聯網巨頭懷著復雜的心情殺進了移動互聯網的大河,當他們攜著資源迅速殺退一些草根創業者之后,這些公司的內部卻爆發出了重重的矛盾,因為當用戶的使用時間迅速由PC轉向移動互聯網時,PC互聯網巨頭們傳統業務的增長卻受到影響,而新的移動業務短期內又難以貢獻收入,這很容易在公司內部引發各種矛盾,巨頭的徘徊或許將成為草根創業者為數不多的機會。
我們走訪了多位創業者、投資者,總結了2012年移動互聯網行業大勢。
從長期來看,移動互聯網依舊非常被看好。2013年,整個移動互聯網市場將會仍然保持高速增長,甚至首批上市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將涌現。只是,這勝利的果實,并不屬于大多數創業者。
展望2013,運營商和騰訊微信的發力或許將成為帶動整個移動互聯網行業最大的兩個發動機。
資本轉冷
“對移動互聯網,資本在2011年是極度樂觀,2012是極度悲觀。”雷鋒網創始人林軍向記者感慨,同樣一個投資標的,2011年的估值在5000萬元,2012年的用戶大量增長,估值卻可能反而縮水到三四千萬元。
“去年資本是在對移動互聯網進行布局,大家在搶地盤,講究投項目要快。”一位長期關注移動互聯網的VC投資人表示,2011年可以稱作移動互聯網元年,因為2010年移動互聯網還看不出苗頭,而在2011年,大批移動互聯網公司獲得融資,由于講究投資速度,許多事后被驗證為不好的移動互聯網項目也拿到了融資,一時間,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和投資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而進入到2012年,資本開始迅速轉冷。最直接原因是美國資本市場遇冷,大批排隊到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IPO暫停,導致許多基金無法套現,也沒有新的資金再去投資新的創業項目。“市場上的熱錢減少了。”林軍總結道,2011年的時候,市場上好的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較少,而錢很多,而2012年創業項目大量增加,錢卻減少了,供需變化導致了創業項目估值縮水。
盡管如此,受惠于智能手機的大爆發紅利,大多數移動互聯網公司今年仍然獲得了快速發展。
“2012年,許多好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用戶都是10倍、20倍的增長。”景林資本副總裁陳塵指出,比如像Camera360這樣受歡迎的應用,今年的用戶數大幅成長。
“今年投資人的心態變得理性多了。”陳塵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第一波移動互聯網創業熱潮已經基本分出勝負,包括手機應用商店、移動社交、移動廣告的格局已經初步奠定,幾個可能產生大公司的領域已經有人“占坑”,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和投資將逐步進入深耕細作的階段。
“明年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投資會變得更理智,更早期。”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天使投資人王利杰指出,許多VC都開始專注于早期移動互聯網項目的投資,甚至紛紛成立早期投資的基金。
不過,許多投資人注定不會有一個好心情度過這個年關了——那些在今年上半年投資移動互聯網項目的基金,到年底時大都變得非常難受,因為他們所投資的創業公司大都無法產生養活自己的現金流,到下半年錢燒完后又要再融資,而此時市場迅速轉冷,項目只能打折融資。
相比起那些先圈用戶再去找商業模式的公司,已經有成熟商業模式移動互聯公司今年充分享受了市場高速成長帶來的紅利。
“做APP的公司,一定要靜得下心來,把產品做好,不要緊盯著錢。”名片全能王的副總裁陳颯表示,名片全能王今年的營收增長很快,這得益于這家公司和許多行業客戶的合作,目前該公司最大一部分收入來自將手機名片識別軟件提供給運營商、手機廠商預裝。相比之下,國內一些提供免費名片識別服務的公司則發展遇到挑戰。 這些有穩定收入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在2012年當中繼續受到資本的追捧。
移動流量變現難
導致資本對移動互聯網開始轉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大部分移動互聯網公司的變現能力依舊沒有在今年很好地展現。
“我們投資了一個工具類App ,已經有4000萬用戶了,但是就是不賺錢,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現在賣不出價錢來。”一家知名美國投資基金的投資人對記者說道,該公司旗下投資的不少項目,都遇到類似困惑。
在智能手機創業初期,大批草根創業者涌入這一領域,他們紛紛以憤怒的小鳥等少數賺到錢的應用作為榜樣,打造各種App應用。其結果是,以蘋果為代表的硬件廠商利用他們提供的豐富軟件大大促進了自己的硬件銷售,而大部分移動開發者陷入了賺不到錢的困惑。
那么,為什么大多數App類移動互聯網創業者賺不到錢呢?
“中國移動互聯網變現模式,無外乎,游戲、電子商務、廣告幾個主力。”位于深圳的移動搜索公司宜搜的CEO汪溪指出,相比起PC,移動互聯網還多了O2O這個變現渠道。
目前看來,今年手機游戲獲得了快速發展,而手機廣告和手機電子商務的流量變現還處在很早期。
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數據顯示:除短彩信外,包括移動展示類和搜索廣告,在中國大陸,2012年市場規模達到1.96億美金,相比2011年上漲80%多,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13年達到3.14億美金。
關于移動廣告是否能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在國內一直存在不小的爭論。以百度CEO李彥宏、巨流無線CEO熊三木為代表的一派認為,手機由于屏幕小等原因,廣告的市場規模不如PC。舉例而言,在新浪PC版的首頁有200多個廣告位置,而新浪微博的手機客戶端每天僅有一個Banner廣告的位置——目前整個移動廣告市場的收入,還難以養活這么多的移動互聯網從業者。
易傳媒移動廣告平臺總經理蒯佳祺表示,今年整個移動廣告市場增長很快,包括快消、汽車、IT數碼、金融等許多行業的品牌廣告主已經開始有獨立的移動廣告預算。“在我們這里單筆投放移動廣告300萬以上,已經有好幾家了。單筆投放100萬以上,幾乎每個月都有。” 蒯佳祺表示。
“可能大家太著急了,其實國內移動廣告的增長已經很快了。”蒯佳祺指出,畢竟移動廣告在國內僅有一兩年的歷史,而且廣告主和代理公司預算的分配有滯后效應,“到明年,廣告主幾乎全部都會有獨立的預算來投移動廣告。” 蒯佳祺表示。
他同時指出,至于解決手機屏幕小的問題,則需要通過技術來解決。例如通過HTML5技術,使移動廣告的效果更優化,或者加入手機的位置、地圖、互動等特性。相比起PC廣告,移動廣告往往更加精準,例如可以精確在某一種機型中投放廣告(例如iPhone),也可以定位在某個地區定向投放。
而谷歌旗下移動廣告平臺Admob的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今年國內已經有好幾家團隊從Admob那里分到的廣告費達到“千萬美元級別了”。
在移動電子商務這一塊,受制于移動支付不成熟等因素,目前市場規模還很小。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的電子商務總交易規模突破2萬億元,而移動電商的交易規模僅在150億左右,不過增速相當驚人,同比達到401.3%。
目前移動電子商務最大的增量來自淘寶、京東的手機客戶端,和PC電子商務可以在網頁中互倒流量的情況不同,其它手機App要倒流量給電子商務公司的App相對復雜,這也是阻礙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原因。
“以價格戰為導向的移動電商,死路一條,因為在網上比價太容易,沒錢賺,也很難服務好客戶,滿意度也會下降。”天使投資人王利杰指出。他表示移動電商爆發要等生活服務類電商發展起來,這便是人們常說的O2O(從線上到線下)。
“長期來看,O2O可能是移動互聯網相當大的變現來源,但不會那么快。”汪溪指出,這需要幾年時間。汪溪認為,O2O的市場要起來比人們想象的要慢得多,因為O2O的商業模式本質是收手續費,而手續費往往是最難收到的。
天使投資人王利杰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很看好O2O領域的機會,但是需要幾年的時間來培育。
綜合以上信息,國內移動互聯網流量的大規模變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此之前,大部分拿不到新的融資的移動互聯網從業者可能需要“節衣縮食”才能熬過這個冬天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