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無形的企業文化,卻可以通過對企業業績的深刻影響而真實存在。五年前,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揮動大錘,在數十名工程師的注視下,將一道隔開研發部門的墻拆除一時間成為佳話。如今,方太過硬的研發技術和濃重的企業文化已然成為行業內可圈可點的范本。
這種“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哲學正是茅忠群管理之術。當大多數人對資本逐利時,茅忠群堅持不上市的原則,按照每年20%~30%的業績增長要求自己。
茅忠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上市,股市就會變成“指揮棒”,會犧牲企業的長期利益,他們制定戰略就會受到各種干擾。不上市,企業戰略方向更容易落實。
“三不原則”
“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欺騙”,這是茅忠群的“三不原則”。在崇尚速度與金錢的中國企業界,這絕對另類。
在中國堅持走高端品牌之路,本來就很難,既要抵制住短期的誘惑,又得要長期堅持。“我不希望有雜音來干擾企業。”因此,每當有投資公司找上門來,茅忠群都會一一回絕掉。
茅忠群說:“有些上市企業走進了單純追求利潤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會被股東施加壓力,首要任務變成了一味追求利潤規模,這與方太做高端品牌的夢想會有沖突。一個真正的高端品牌應該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而不是用規模利潤來決定的。”
不打價格戰、不欺騙,也是為了維持方太高端品牌的定位。在行業爆發價格戰初期,很多同行都以拉低價格的方式換取市場,銷售經理每次都會給茅忠群價格太高的信息,建議他趕快降價擴大銷量。那時他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這樣的電話,要求降價,甚至將電話打到了其父親茅理翔那里,希望讓老子說服兒子來降價。但茅忠群頂住了壓力,固守原有的價格。
持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購房者的需求,廚電市場的整體萎縮在所難免。加上歐派、西門子等內、外資企業以整體廚房的概念強勢切入,也給傳統的廚電制造商帶來了新的挑戰。中怡康調研數據顯示,從2011年起廚電市場就呈現出萎縮。其中吸油煙機下降5.3%、燃氣灶下降4.3%、消毒柜下降11.9%。對于方太在長三角的直接競爭對手、廚電業另一巨頭老板電器(002508.SZ)也曾在財報中預計,2012年仍會有一定程度下滑。
去年方太整體業績實現了超過20%的漲幅,全國銷售機構達56家,專賣店數量約在1000家。茅忠群告訴記者,今年的目標并未因為行業增速放緩而改變,依然設定在20%~30%。
雖然茅忠群崇尚“不貪大求快,優雅地生存”,但方太的成長速度并不慢,2010年的營收已突破20億元,2011年的銷售額約為30個億。2012年上半年,在4000元以上高端抽油煙機市場的份額,方太以38.7%排名第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