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依舊無法超越
如果你提起“貝寶(PayPal)”,每個數字行業的人都知道你說的是什么。那可是最棒的互聯網創業成功案例之一,考慮到支付行業的激烈競爭,PayPal的成功就更令人刮目相看了。安全隱患、大規模網絡詐騙、美國國內和國際機構的監管條文,這些都制約了支付行業的發展,支付業務還要靠大量的國家級銀行機構和清算公司來支持。
在PayPal面世十年多以后,一批新的創業公司(包括Square和LevelUp),挾最新潮的科技支付方案進入市場。但是問題在于這些公司沒有一家像PayPal那樣出色地解決了問題,更沒有理由相信這些創業公司能撼動市場巨頭根深蒂固的位置。實際上已經有一家公司(Verifone)推出了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如果像Verifone這樣的大公司在支付處理環節無法取勝,那些風投支持的新創公司有什么機會可以贏利呢?客戶關系管理和數據挖掘市場的情況也類似,有潛在的商業模式,雖然困難很多。
這批新的創業公司沒有一家能夠克服用價格顛覆現有支付流程所帶來的問題。PayPal廣為人知的是其解決了在線商務領域的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但現在幾乎每一個小企業都已經有了信用卡支付系統。就算是沒有的,支付連鎖也會上門安裝。其他小企業就遠沒有那么復雜了,收銀機不過就是存放現金而已。總而言之,很少會有便利店或者干洗店的人需要給iPad加上Square模塊。
轉型選擇
Square有新聞消息最近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首先是負責處理星巴克咖啡的收付款流程,接著是獲得了后者的2500萬美元投資。但是正如之前所指出,在星巴克使用Square既不會更快捷也不會更便宜(而且Square很可能還在每次交易中抽成),看起來支付類創業的康莊大道很快就關閉了——我們可能會看到這些創業公司在CRM(客戶關系管理)領域發掘利基市場,這也會帶來相應的問題。
像星巴克這樣的大型企業和連鎖公司已經部署了CRM系統,意味著這些創業公司現在必須和Salesforce和甲骨文(Oracle)一起競爭。CRM對一家小公司有多少價值是存在爭議的。的確是這樣,本地商家的業務建立在人際關系的基礎上,企業主除了客戶名單、電話號碼之外并不需要太多信息,最多再加上一個電子郵件地址。一位理發師可能幾十年都在為某個人剪頭發,但是卻不知道顧客的名字。
另外一個成功案例是圍繞數據挖掘來創業。Square看起來就在走這個路線,將該公司的產品包裝為一種使用復雜信貸支付系統的輕松方式,同時也有移動應用的概念。
精明的小企業主——那些獲得當地客戶支持,與全國連鎖公司競爭的小企業——可以用客戶購物和忠誠度數據做很多事。可能Square和LevelUp這樣的公司能夠將收集的消費數據和Groupon這樣的平臺(或其他團購系統)進行數據整合,但這都不是什么新鮮點子,還是那句話,企業沒有這些花哨的系統也能做同樣的事。
支付類創業公司的另外一個成功之路可能是聚集個人消費的歷史數據,行業觀察家暗示這東西對創業公司來說要比手續費有價值多了。當然,這又會引起一系列法律方面的問題。商戶會愿意分享數據嗎?對此要畫個問號。是否有隱私方面的問題呢?如果這樣做沒問題的話,可以肯定的是Visa和American Express很久前就已經牢牢占據這個市場了。
投資人高估值退出不難
這些創業公司的確有機會,但是面臨的困難也很多,無論選擇哪種發展方向都是。支付流程業務涉及一些既得利益廠商,它們可不會輕易就繳械投降。CRM對大公司來說必不可少,但是對小一點的公司來說只能是“如果有就很好”。數據挖掘需要從真實數據來源中進行多次提取,但是會引發大量的隱私問題。這一批創業公司可能不會奪走目前信用卡公司的所有市場份額,但是它們仍舊能夠依靠創新獲得利潤。從知名度高的合作伙伴那里獲得曝光、轉向CRM或者數據挖掘的利基市場或許已經足夠讓投資人能夠以更高的估值成功退出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