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APP收費嘗試并未結束
時代周報:新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改變各個行業,你認為這種改變的核心是什么?
高群耀:傳統的IT行業今天已滲透所有行業,數字鴻溝將世界分成了物理世界和比特世界。在物理世界里各種原材料和消費的價格一天比一天貴,但在比特世界,凡是能被數字化的,價格和利潤都會越來越薄,直到免費為止。
時代周報:對傳媒業的改變會是怎樣的?
高群耀:很多年前,IT、電信、互聯網、傳媒這四個行當都是萬億的行當,原來是各練各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某種程度上這四個行當中間的柵欄打開了,整個行當融在一起了。這其中,手機的增長成為應用爆發的驅動力。當科技新技術與傳媒接觸之后,傳媒的行當就亂掉了,傳媒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從產品的制作到賺錢的方式,里里外外都給沖了。
時代周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聞內容,應該如何做出創意?
高群耀:新聞這個話題,原來最開始的改變就是即時性。對傳統的內容提供商來說,最大挑戰就是從原來的B2C商業模式被迫改為B2B模式。當內容放進iPad這樣的終端設備,變成了B2B2C,同時又有CYE海量的應用程序與之競爭,傳統內容提供商失去了和終端消費者的直接聯系,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內容和媒體形態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還需要摸索。
時代周報:新聞集團曾大力推出《the Daily》iPad雜志,并采取收費策略。但是,嘗試了22個月之后,于去年底關閉。這一嘗試對傳統媒體數字化有什么啟示?
高群耀:因為我沒有直接參與,無法代表同事來說。但我覺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嘗試。這個嘗試本身是把它作為全媒體的方式來提供給讀者,但要求是收費的。收費的方式是有待探討的。我覺得這種嘗試并沒有結束,大家都得用不同方式摸索、嘗試,看看專業化的內容,商業模式會在哪里。
時代周報:從根本上來看,未來什么樣的內容才有價值呢?
高群耀:在市場上有價值的內容會是有錢賺的。原來的內容從稀缺變成海量,未來,或許只有管理和經營稀缺資源才有錢掙。在海量信息里如何把資源變得稀缺,對媒體人來說,這個要求會很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