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上誕生的傳統搜索,實際上前置了一個人腦的“翻譯”過程。把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想到的邏輯換成搜索詞,輸入搜索框。這些都是大腦對一個需求所做的“翻譯”。但移動互聯網興起,可能把這個翻譯過程省略掉。
舉例。
在大街上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動聽。如何找到它?
PC時代。你可能會:記住這首歌的一兩句歌詞,回家在電腦上用歌詞搜索,找到歌名后,用MP3搜索。或者直接問身邊朋友,這是什么歌、誰唱的,再用MP3搜索。
這個過程我們要用到大腦。要么記住歌詞。要么根據音樂聯想歌名。
手機時代。微信會新添“搖一搖搜歌”功能。
你現在可能會,拿起手機打開微信搖一搖。微信就報出歌名再從QQ音樂里把這首歌下載到手機上。你還會在電腦上用MP3搜索嗎?
搖一搖。是個貼近人本性的動作。之前有過搖一搖交換名片。小孩子拿到撥浪鼓,就會搖一搖;看見小樹,搖一搖。你對男朋友表示親昵的憤怒,是不是抓住他搖一搖?
當然也可能不是搖一搖,可能是點一個按鈕。總之,不會輸入關鍵詞了。而是輸入一段音樂。
“PC是人的環境。手機是人的一部分。”
人腦與環境之間,當然需要“翻譯”。但人腦與身體之間,就不需要了。它們之間的交流應該接近“本能”。從關鍵詞找MP3,到從音樂找音樂。傳統搜索的根基可能因此松動。
我為此發了條微博。把這稱作移動互聯網的一種“顛覆”。
這條微博迎來傳統搜索人士的反擊。其中一個認證信息為某傳統搜索巨頭“技術經理”的Kenny是這么說的:
“這也叫顛覆?哼唱搜索是N年的老技術了。百度、盛大之前就推過這樣的產品。”
Kenny同學不妨再領會下搜索大佬的講話。李彥宏說:創業只有做大公司看不上的東西才能起來。Facebook之所以起來,不是因為谷歌沒模仿,而是谷歌看不上Facebook。那東西沒技術含量,就是大學生找女朋友,就是在學校里。
這位搜索技術經理Kenny可能正在犯谷歌的過失。看不上,可能因為看不懂。看不懂,可能因為產品范式轉化了。
跟著Kenny的思路往下走。既然這個哼唱技術早就有,那今天百度或者盛大再做一個移動版的“搖一搖”或者“哼唱”搜歌就行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