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決策的落實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力和和創業團隊的同甘苦、共患難。王曉蕾深有感觸,早期的投資一定是和創業團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在前進的道路上,有了這群技術精英和一批具有豐富市場經驗的創投團隊傾力合作,晨華擺脫了以往的小作坊經營觀念,內功節節攀升,發展思路更清晰,步履更堅定。
事實上,上創信德管理團隊在承接了引導基金的投資任務后就把大部分精力轉向了早中期項目投資,而且“越投項目階段越早”。上創信德合伙人周奕說,“賽德斯公司的創業從‘車聯網服務平臺’一個點子開始,我們就為賽德斯提供了包括引進高級管理人員,整合市場資源,協助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與規劃,完善公司商業模式,規范企業運作等多項方面的輔導。從概念到產品,很多想法在半年內的探討驗證中經過不斷調整和磨合,最終形成了從單一車聯網模式向車聯網+保險創新模式的轉變。”
到目前為止,上創信德投資的5個早期項目均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2個項目已經完成了后續融資,上創信德的投資分別增值了50%和180%;另外3個項目也引起了產業投資機構的關注,紛紛表示投資或收購意愿。
以做實業的心態做創投
回歸創投的本質——培育新興產業。“以前我在投行做,目標是國內成長性的大型企業,靠的是包裝和營銷能力,可謂百分之百無風險”,他說,“而現在做創投是把自己的錢投進去,是有成功和失敗的概念,因此看企業的角度和尺度都發生了變化,要學會去了解小微企業成長過程中的規律,但也同時能享受企業成功的滿足感。”曾在申銀萬國投行做總經理的秦曦說,轉變觀念并非易事。
兩年前,上創信德就已經認識到了要貼合國家政策,向民營中小企業投資傾斜是創投機構的未來發展趨勢。可是,在創建伊始,引導資金引導投資種子型企業的目的與風投股東們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之間還存在較大矛盾。如何化解多方壓力?帶著1.5億的資本和科技部2500萬引導資金,上創信德覺得應該先做那些有一定盈利基礎的成長型企業,這樣對整個基金的收益率更保險。用做實業的心態來做創投,最大程度地控制資金的風險,通過一支高精尖的專業團隊提供“保姆式”金融服務,是創投控制風險,取得首戰告捷的重要保障。
通過實踐,管理團隊先行積累了對早期企業投資的經驗。在鑒別企業是否具有市場潛力時,首要就是“一定對產業行業十分熟悉!”早期項目投資首先行業要好,增長空間大;企業要有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創業領軍人物不僅是技術、生產、銷售等某一方面的專家,還要是能運作全局的企業家。同時項目組合要能形成產業鏈,以提高項目之間的協同和互補能力,減少單個項目的發展風險,為項目退出創造出更多的渠道。此外,上創信德六人小組投資委員會,對于投資項目決策、企業重大決策采取“一票否決”制。上創信德投資的早期項目都是歷經了這些“老法師”們歷經一年多的考察和評判。
獲得了高回報,引導基金階段參股堅定了上創信德管理團隊布局早中期項目的投資理念。在實踐中,管理團隊還逐漸形成了“產業鏈布局,上下游聯動”的投資策略,自身也得到發展壯大,已建立起具有創業投資、行業研究、企業管理、投資銀行、科研專家等復合背景的投資團隊,進一步提升了投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專業實力。
在實踐中,部分基金出資人還改變了原來輕視早期項目投資的觀念,轉而理解并支持團隊對早期項目的投資。2011年團隊承接管理了上海物聯網創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為4個億,其中70%投資于早中期項目。
“科技部引導基金引導創投公司投資種子型企業,也是在培養專注早期投資的創投公司。同時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還提供了很多早期科技項目資源和科技部引導基金投資保障項目申報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公司投資早期科技項目的戰略逐步清晰,鍛煉了一支團隊也積累了經驗。如果沒有這筆資金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相關機構的服務,恐怕我們創投轉型的步伐會滯后很多。當然最重要的是,給那些需要資金的早期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秦曦最后微笑著告訴記者【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