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鐘表珠寶展Basel World,越來越多地受到鐘表愛好者的矚目。作為對這個行業關注十年之久的人,我特別想從產經角度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以往,骨干品牌的新品是展覽的亮點,但是今年,行業的調整和頗有黑馬之姿的個別中高端的力作,令人刮目相看。
2013年,Basel World更新了展館布局,首先是利用了擴大和合并等手段,滿足了爭當樂適品的鐘表品牌們出人頭地的心態。例如,把原來的1、2號兩個館合并為1號館,中間由赫爾佐格設計了連接舊的1、2兩個館的跨樓。 再有,人們心目中1號館的最黃金的位置發生調整,矗立在原來1號館入口的美資品牌昆侖表(CORUM),被LVMH集團的寶格麗(BVLGARI)占據,昆侖表“退守”到1號館最靠里面的位置。同樣遭此境遇的還有美資品牌摩凡陀(MOVADO)。獨立家族品牌蕭邦(Chopard)依然占據1號館顯要位置。LVMH高端品牌HULBOT和中高端品牌豪雅(TAGHeuer)的位置同時“向前一步走”。而且,與此相輔相成地,LVMH這兩個品牌今年發布的新品足以形成今年Basel World最鮮明的亮點。瑞士三大集團(斯沃琪、百達翡麗、勞力士)的原有位置繼續得到鞏固。世界三大樂適品集團中的歷峰集團只參加SIHH,另外兩大里的LVMH在Basel World出盡風頭,剛剛改名的KERRING集團(原PPR集團)讓出了原來位置較好的BOUCHERON的展位,換得剛剛收購的MACALUSO家族掌控的芝柏表(Girard Perregaux)和尚維沙(JeanRichard)品牌在1號館西南角的一席之地,以便讓芝柏表這個上世紀30年代開始就歸外姓人幾易其手的拉紹德封的品牌終于有了再次以高端樂適品身份屹立在世界鐘表品牌之內的機會。KERRING集團跟掌握芝柏表的MACALUSO家族有著長期的合作,芝柏表也長期是KERRING和幾個意大利品牌的鐘表供應商,現在KERRING把芝柏表歸入旗下,集團內部運作就更方便了。
拉紹德封在這里做表可以做品牌要小心
在巴塞爾采訪期間,得知昆侖表被收購的消息。我看到昆侖表展臺退居到1號館最里面,想拍一張照片,卻發現燈箱是時開時關的。為什么會這樣?燈箱再次打開的時候,發現CORUM下面是La Chaux de fond (拉紹德封)字樣。我不禁想起了那個地區從上世紀30年代就易手的另外一個品牌芝柏表。
腕表制作的核心詞匯是工業化生產,誰工業化做得好,誰就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理由很簡單,工業化首先可以讓懷表或者腕表買得起;其次,工業化生產讓零件品質穩定(工業化之前,鐘表的零件不通用,誰做的表出了問題必須是誰修),從而實現零件通用。日內瓦地區的品牌因為長年以極高的水準為社會最頂層人士做表,所以不過分強調工業化。而瑞士其他地區,則只能走工業化道路。在向工業化轉換過程中,反應慢的或者頑固不化的被淘汰。拉紹德封的例子最具有代表性。
如今,拉紹德封的制表傳統仍被保持,所以不乏有錢的品牌在那里組建生產基地。但是以拉紹德封為地名的品牌就不那么妙了。工業化的趨勢可以在拉紹德封看到,盡管很多制表商反對機械化,尤其是那些分包商。向工業化的轉變被認為是一種風險,這種風險將導致當地社會秩序的不穩定,所以才會遭到抵制。對工業化的抵制,導致一些制表商離開拉紹德封,轉而在別的地方建立工廠。勃蘭特兄弟,把家族的生意轉移到比爾,在那里成就了瑞士最大的制表廠之一——歐米茄。遷出后同樣聲名顯赫的還有Le Landeron(著名機芯廠)。最后,創建于拉紹德封的Schwob家族把工廠建在了郊外,并于1895年創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瑞士4大制造商之一的TWC(Tavannes Watch Co.)。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