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界的格局總是處于發展變化之中,有些變化在預料之中,有些則在意料之外。最近,我在不經意間看到了在工商總局登記的公司數量及其注冊資本,這些數字似乎和同類數據一樣非常乏味。但2013年的數據很吸引人,而更有意思的是用它和10年前的數字進行對比之后的發現。
首先是2013年的數據摘要,如下表所示。

我從這組數據中得出了一些結論。只考慮公司數量的話,私營企業處于主導地位。中國有1,160萬家私營企業和42,00多萬名規模較小的個體戶。中國有許多國有企業,但數量遠遠落后于私企。
不過,國企的資本總量遠遠超過私企。雖然只有4.1%的公司是國企,但它們占注冊資本的46.6%。這就造成國企和私企在平均規模上有非常大的差異,具體來說前者是后者的6倍。在字面和寓意上,國企的規模仍遠勝私企。
最后,中國的外資公司非常多,最新數字超過44萬家。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在香港注冊的大陸企業,它們將資金重新投入大陸是為了獲得特別的好處。但我認為,這樣做的公司正在減少,原因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優勢正在減弱。但不管怎樣,跨國公司在華平均注冊資本為2,700萬元,比國企多50%,是私企的9倍。這種比例就像沃爾瑪超市(Walmart)之于當地百貨商場,希爾頓酒店(Hilton)之于汽車旅館Home Away Motels。
不過,如果縱向觀察中國企業界的格局,就會看到不同的情況。

10年來,國企減少了一半,私企增加了3倍多,個體和外資企業的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