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經濟衰退的余波所賜,許多美國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屢屢碰壁,以至于失去了求職的勇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畢業生已經徹底告別勞動力市場。這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現在既不找工作,也沒有繼續留校深造。這個嚴峻的觀點依據的是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20至24歲年輕人的勞動參與率經濟衰退前將將超過78%,如今下降到了70%左右。 如果數據真實,它足以引發恐慌。但果真如此嗎?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勞動力是由自由職業者和合同工組成。根據美國審計署估計,這類勞動力涵蓋所有年齡段,大約有4,200萬。美國勞工部預測稱,這個群體在未來5年將增至6,500萬人。但一般情況下,聯邦就業數據要么完全忽略這群影子勞動力大軍,要么錯誤地把他們歸類為失業組別,因為他們沒有傳統的全職工作。 大量的合同工都是20多歲或30歲出頭的年輕人。這當然是一個線索,我們可以據此追蹤那些被認為已經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千禧一代。但更微妙之處在于,對于那些正在為全職管理層工作尋找入門級熟練工的雇主來說,它也是一個挑戰。現在,招募20多歲的年輕人不僅僅意味著與其他傳統雇主競爭。它也意味著對抗深受許多千禧一代推崇的更加靈活有趣的工作方式。 我們不妨以萊博智科技公司為例。這家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的公司的工作是在自由職業的工程師、翻譯和其他技術合同工與戴爾、輝瑞制藥、微軟和通用汽車這類需要人手從事專業化短期項目的大客戶之間建立聯系。在10萬名與萊博智科技簽約的合同工中,有超過一半(53%)是千禧一代,其中九成以上擁有學士或碩士學位。 萊博智科技CEO羅里•考恩透露稱,公司旗下的大多數自由職業者,特別是工程師和其他技術工人,每周工作30或40個小時,但他們經常為多個雇主承擔項目。他認為,這種工作方式的挑戰和多樣性對20多歲的年輕人很有吸引力。也許是因為目睹過父母接二連三失去飯碗的經歷,這些年輕人往往難以接受在一家公司從事全職工作的提議。 “最大的吸引力似乎是流動性,”考恩指出。“這代人已經習慣了隨時隨地使用筆記本電腦完成一切事情,那么為什么不把工作也放在筆記本電腦上呢?”一位攜帶筆記本電腦的合同工,“可以花費半年時間在科羅拉多州滑雪,”而不用擔心傳統雇主給休假日設置的種種限制。他補充說:“所有任務都是以項目為基礎,只要你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你可以設置自己的時間表。” 當然,萊博智科技并不是唯一一家為自由職業者和雇主的短期工作牽線搭橋的公司。比如,外包服務商Elance.com表示,谷歌和ESPN體育頻道等大客戶時常挖掘其網站巨大的自由職業者人才庫。Freelance.com聲稱,它的數據庫儲備了超過200萬名合同工。 此外,考恩指出,云計算的出現使得這些服務比過去更有效率,以至于“工作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他說。“比起父母那一代,20多歲的年輕人希望從事更有靈活性的工作。作為‘共享經濟’的一個自然延伸,他們也希望在同一時間使用自己的技能為多個雇主服務。” 如果官方就業數據開始把這個國家的自由職業者和合同工考慮在內,許多(如果不是大多數)被認為已經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千禧一代很有可能就會奇跡般地重新出現在統計數據之中。與此同時,那些試圖招募稀缺的工程和技術人才的公司將面臨一個問題:你能否為每一份工作注入足夠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從而讓它變得比自由職業更加誘人?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