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發展的指甲刀王國卻很能把握自己的位置。"我們只在發展中國家努力發展自己的品牌。在發達國家,我們是全球最優秀的指甲刀行業打工仔,我們不會去和那些國際大牌企業爭,實話講爭也爭不過。所以我們就給他們打工,你擁有品牌我擁有生產力,合作愉快。"
他說,不要跟他談經營,因為辛辛苦苦掙錢沒意思,他只想玩兒。
梁伯強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跟社會玩游戲"。
他說在聚龍時代,他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啥時候能退休,但現在,他玩得正高興。
梁伯強現在正忙著玩兒寫故事,這個故事說有個叫圣雅倫的出身法國貴族的女子,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看《紅樓夢》、《西廂記》,夢想長大以后嫁給一個中國大俠。長大以后她來到中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遇到一個綽號叫"非常小器"的男人,一見鐘情,就開始耕耘他們的新生活。
梁伯強可不是閑得沒事打算下半生賣童話為生,這是一個有關"品牌"的征文活動。他出錢征集有關"圣雅倫"和" 非常小器"悲歡離合的種種故事,然后讓迪斯尼給畫成卡通,他甚至打算以后每年把這些卡通故事集中起來裝訂成一本,然后去車站機場派發,尋找品牌認知度。梁伯強想通過這種玩法,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夢幻指甲刀品牌。
他一直在說:"我們賣的不是指甲刀,我們賣的是文化。"
"從傳統觀念講,指甲刀就是一個剪指甲的工具,但如果單純定位為個人護理工具,那就減少了重復消費的幾率,局限了市場。而且個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更習慣于走批發市場,并不那么追求品質。但我們把它定位為彰顯文化的載體后就不一樣了,它就不止是一種工具--這就像衣服一樣,如果你只把衣服定位于御寒和遮羞的工具,那現在龐大的服裝市場就是癡人說夢而已。"
玩過卡通之后,梁伯強又打算玩"愛情"和"親情"。
"我現在是先孵化老板再孵化愛情。"梁伯強儼然自己就是一個孵化器。
他現在的專賣店不叫指甲刀專賣店,叫"情的驛站"。
"男生想追女生不好開口,我們替你選個漂亮指甲刀刻上字轉贈,要是你因為這個最后成功結婚啦,那你結婚時我們免費派花車接送新娘。歐洲孩子十歲時家長要送一套指甲刀,寓意是你應該自立了,我們就把這個概念引進來,編幾個偉人童年獲贈指甲刀的故事,讓家長買來送給自己的孩子。我就是要在各個城市跟市民玩游戲,我要讓這個東西成為一種信物。"玩得正開心的梁伯強自己也承認,實際上這些產品創新對于他利潤額的增長影響并不大,只是單純地增加品牌形象度,但是他說這個叫創造氛圍。
"你不要認為我們是一個指甲刀工廠。"他又拼命強調,"我們是一個禮品工廠,是一個經營文化、經營人性的工廠,指甲刀只是一個載體而已。"
梁伯強說自己很懶,就想一邊玩兒一邊掙錢:"讓我們跑著去掙錢實在太累,現在我是讓錢追著我跑"。
哈佛商學院訪問教授赫爾曼·西蒙說:"梁先生意識到即使像指甲鉗這樣普通的日用品也有機會進行成功的營銷。和這樣的企業家在一起,我信奉一條樂觀主義的法則:點石可以成金。正是這樣一種樂觀主義成就了那些偉大的創業者和全球市場領袖們。"
藍海林教授說:"與其做世界500強,不如做足500年。"
蚍蜉撼大樹,并非不自量。
(本文載于2004年10月《時代人物周報》)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6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