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貽害無窮
據CNNIC剛剛發布的中國搜索市場統計分析報告的市場份額中顯示,在搜索方面百度占據了絕對的領先地位。而這也正是百度目前麻煩不斷的一個主要原因。
盡管百度的搜索并非完美無缺,可它畢竟是現階段中文搜索中相對最好的,中文內容存量最大的,更新速度最快的。再加上無論搜狗、愛問還是中搜雖然開始時都是豪言萬丈,但迄今為止也都沒有對百度構成實質上的威脅。雅虎在中國市場上變來變去,Google中國的腳跟似乎也還在站穩,于是百度在中文搜索市場的“壟斷”形成了。
盡管中國市場還沒有打動大廣告主,但很多中小企業還是把它當作一個相對廉價的傳播平臺。百度的壟斷有可能嚴重傷害這個行業,傷害初試這種服務的用戶,最終也傷害百度自己。
2006年6月1日,百度公司首次依據每個關鍵詞的商業價值而調整了起價。以前一個關鍵詞的起價統一是0.3元,在調整之后,有的關鍵詞起價達到幾元錢。另有部分關鍵詞的價格有所下降。
但剛好在百度做出價格調整前與百度以起價0.3元的價格簽訂了競價排名合同的律師張新維認為,百度的擅自提價違反了雙方的合同規定,屬于百度單方面違約,于是一紙訴狀將百度公司訴至海淀法院。
百度方面給出解釋說,百度已經在實施漲價之前的5月19日通知了代理商。但張新維卻認為,百度的漲價行為不單是一次普通的價格調整,而是已經推翻了原來的競價排名潛規則。因為“以前是客戶通過競爭自然形成競價價格,現在則變成了由百度操縱價格了”。這就意味著,競價的價格只有上漲而不會有回落,用戶不再能自主地控制關鍵詞的申報價格和排名位次。
有業內人士稱,本來競價排名的消費已經按照點擊量進行了收費,同時再收取專業服務費和增值服務費,已屬不合理收費,現在又取消了最低起價,百度明顯存在店大欺客的行為。
8月4日中午12點,10余名百度競價排名客戶聚集在百度公司樓下抗議百度競價排名欺騙客戶,通過惡意點擊斂財,約半個小時后被保安驅散。
據認為,正是由于占據大部分搜索市場,百度才敢忽視用戶的感受,惡意點擊泛濫,競價排名的價格一漲再漲;也是由于此,百度才敢于輕易地改變渠道銷售政策,置與其共同打拼發展的銷售合作伙伴于不顧。甚至出現了這種情況,當有人質疑點擊欺騙時,百度回應:知道有欺騙你還購買。其意就好像在說知道有砂子你就別吃我的米。廣告用戶雖然怨聲載道,卻又苦于少有替代選擇,畢竟吃有砂子的米,也比沒有米吃強很多。
這種壟斷的情形對用戶的傷害自不必說,對百度自身也是埋下了定時炸彈。
搜索不可能是互聯網的終極熱點,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之快,用一日千里來形容毫不過分。如果有另外一種方式或渠道同樣能夠到達相應的受眾,達到傳播的目的,百度的用戶可能會馬上轉移。
此外,渠道往往某種程度上掌握著客戶資源,而且是一批客戶資源,一旦與其關系搞僵,渠道不僅會帶著客戶離開,還會影響一片。尤其互聯網廣告的投放存在復雜的技術問題,沒有渠道代理的解釋甚至部分的售后服務工作,百度就必須要建立一個龐大的服務隊伍和培訓大軍,才能教會并服務好眾多的廣告客戶,尤其是非IT行業的廣告投放者。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壟斷造成的惡劣影響對行業的發展也是非常負面的。本來那些大廣告主都還在觀望,我們是多么的希望他們參與進來加速行業的發展,可剛到門口,就看見一群不成熟的“孩子”在院里打架,他們還敢邁腿進來跟你們摻和嗎?心里面恐怕還嘀咕,幸虧沒指望你們,不然還不誤了我的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