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我們要善于從戰略的高度去規劃企業發展,革命事業出現時要以革命者的心態全力以赴,平穩期要以扎實穩健的步子緩行漸進。
創業風險如何規避?
記者:結合你自身的經歷,您覺得在整個創業當中最可能遭遇到的一些困難、自身發展最容易出現的瓶頸是什么?
高德康:風險可能來自幾個方面。第一,用人。我們的經驗教訓,就是你在用人方面一定要尋求“又紅又專”。我們曾經有一度追求“紅”,就是堅持自己培養,這些人忠誠度確實沒有問題;但是他的專業度可能會有問題,后來我們走了另外一個極端,尋求專業度,但又忽視了他的忠誠度。
在我國,職業經理人的機制還不是很成熟。世界創業實驗室(http://elab.icxo.com)消息:真正職業化的經理人,還真的很少。如果有可能是外企培養的那一批。但是外企的企業文化跟我們國內的一些企業現狀,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記者:比如說?
高德康:比如說我們國內這些企業,還是蠻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外企似乎很少講究這些,他就是以規則制勝。他認為就該按照某個規則去運做,他不會去領會你思想感情上面的東西。
記者:中國還是一個人情社會,需要人情與規則并用。
高德康:對,起碼在很長的時間內,還是這樣的。在這個時候,會形成劇烈沖突。所以我覺得第一點:用人還是要又紅又專,兩者不可有所偏頗。特別是那些核心的人物。
記者:在考察一個人時,你會有怎樣的標準?
高德康:“又紅又專”要靠時間去發現。通常一個人在你身邊工作,要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你才可以真正作出這個判斷。這個人的職業操守如何?他的忠誠度如何?我們現在強調的忠誠度,并不是說對哪個人忠誠,這是狹隘的。甚至還不是對企業忠誠,而是對他自己選擇的這份職業要忠誠:忠誠于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對自己的選擇都不忠誠,我覺得這個也不可以當職業經理人。
專業度可能更多的是考驗其對規則的認知與踐行。很多經理人可能缺乏一定的規則意識,更加談不上自己去做一套規則,也談不上去踐行一套規則。事實上一個企業作為一個社會細胞,他面對的是整個市場與全社會,所以一定要有規則。內部要有規則,面對社會的時候,更要有規則。從規則意識考察,就可以看到一個人是不是具備這種專業度。
當然,專業度還有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
第二個方面是財務的管控。我認為這一點的重要性可能是很多草創性企業沒有充分認識到的。出納管理僅僅是最基本的一個層面,還有一個核算。就是說出納收支的管控僅僅說明你的錢沒有落到別人腰包;第二個層面則是最重要的:你到底有沒有賺錢,賺了多少錢。或者有沒有虧,虧了多少。很多企業賬都還沒有算清楚,當然也就談不上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