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經(jīng)濟創(chuàng)大業(yè) 一碗熱干面造就十余百萬富翁
“一碗小吃,19.8平方米的店鋪,150米長的街面,5年里造就了10余名下崗職工成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這不是廣告,更不是危言聳聽的獵奇新聞,這是實實在在發(fā)生在武漢市戶部巷里老百姓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這是戶部巷在武昌區(qū)中華路上纂寫的一部小本經(jīng)濟創(chuàng)大業(yè)的傳奇。
頭號招牌四十載 如今身價不可估
在戶部巷里面,第一塊招牌當(dāng)屬有將近40年歷史的“石記熱干面”。該店的創(chuàng)始人是92歲高齡的石婆婆。
“我四五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在這里頭支起小攤,做石記熱干面。那時候這里就我們一家。”身體依然硬朗的石婆婆說。“老頭子走得早,我一個人拉扯著8個小孩子,就靠這小攤維持全家生活”,“那時生意也很多,附近水廠、食品廠、武鋼、武船的工人上班都從這里路過過早(過早:武漢口語吃早飯的意思)。每天早上5點一刻我就開張賣熱干面,早晨來面館買熱干面的人都在面館門前排著長長的龍隊,一忙就忙到10點多,到了晚上還有一撥生意忙呢。”后來,在石記熱干面的效益吸引下,戶部巷發(fā)展成了12家小吃店的規(guī)模效益群。
“特別是這幾年戶部巷被擴建為‘旅游一條街’后,許多來自上海、深圳的外地游客都來品嘗我們的熱干面。”婆婆的女兒向記者介紹到。
目前,石婆婆的石記熱干面又在徐東、漢口開了兩家分店,店里營業(yè)額平時每天毛收入達1000元以上,到了周六周日可達2000元以上。
石記熱干面婆婆一干就是幾十年,這幾十年里戶部巷店面多了,客人多了,街道寬了,名氣大了,婆婆見證了戶部巷店面由1家到12家,再到150多家;小吃品種由1種到10種,再到現(xiàn)在達到170余種的過程。 本新聞共 4頁,當(dāng)前在第 1頁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