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巷模式”全民創業引熱議
“這兒不只是早點的集中市場,更像一個旅游景點。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筑,街上的巨大的漢味早點文化墻也挺特別的。讓人有種品嘗‘文化盛宴’的感覺,在享受口福的同時,也大飽眼福了。”一位在武漢讀書的大學生說。
隨著品牌的慢慢確立,150米長的主巷、300米輻射邊巷似乎不夠商戶們發展了。在政府指導幫助下,2005年4月,戶部巷徐東分號正式開業,自此戶部巷發展到了歷史的新紀元。戶部巷開創出了新的漢味小吃經營模式——以大型超市為依托向外延伸復制總店的分號。到目前為止,“戶部巷模式”已開設了11家分號。正如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亞莉所說:“這解決的不單純是就業問題,它帶動了一項產業、復興了一種文化、刷新了一種觀念。”
春節前夕,武昌區制定《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意見》。當官員、專家熱議創業幫扶新政策時,戶部巷的創業模式引起了關注。專家總結出“戶部巷模式”即:品牌經營、統一管理、抱團作戰。現在武漢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媒體等各界都把目光聚焦到這條昔日路過千百次卻無人問津的小巷。在前不久舉辦的“戶部巷模式”座談會上,專家學者認為,“戶部巷模式”為武漢市群眾小本創業提供了一個范本,政府引導、百姓小本創業的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
“創業者自身勤奮努力、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再加上政府扶助,特別是政策的扶持才有我們今天的成功。”徐嫂糊湯粉的老板徐紹嫻總結個人成功的經驗說。
梁副主任說:“沒有國有企業的支撐、沒有外資引入的助推、沒有支柱產業的帶動,戶部巷依靠老百姓,走出了一條‘民本經濟’的創富之路”。戶部巷里老百姓憑著個人的踏實肯干創造了讓經濟學家驚嘆,讓社會各界矚目的經濟模式“戶部巷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