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與現實的差距
洪軍:創業后,要由企業領導者帶領員工共同成長,這是我們在商學院上課時聽到的內容。但書本上的知識和現實有很多差距,在運用這些知識時,總有一些問號在我們的腦子里打轉:書本上的東西到底要不要用?管不管用?
有人曾經講,我們在書上學過很多激勵的方法,但實際工作中仍無所適從。比如企業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員工,但有時這些核心員工也是問題員工,不守紀律、要求多多。作為管理者,應該怎樣處理這樣的事情?
林真: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需要先來看這個問題員工所造成的問題是什么。有時候,這個員工的工作可以獨立完成,所以問題不會太大。
但如果他造成太多負面影響,就應請他離開,否則拖得越久,傷害也就越大。
在企業中,管理者扮演的是牧羊人的角色,既要激勵也要鞭策。對問題員工而言,責備、管教的地方需要多一些,這樣他或她的潛力才會爆發出來,這與我們課堂上所強調的激勵思路有所不同。
文武:我認為在創業初期,不可能太多地強調激勵機制。好的辦法是將那些任勞任怨的員工樹立為榜樣,給他們更多的發展機會,這樣一來,其他的員工就很難提出非分要求。而且我主張大家的底薪低一點,獎金高一些,對核心員工私下再多給一些。即使紙包不住火,但等別的員工知道的時候,公司已經做大了。
在商學院的課程中,大家總是強調先要制定好所有的規章制度,希望一步到位,但在操作層面上講,這是不現實的,我們必須一步步來。
善用新人、舊資源
洪軍:第一次創業是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它能做成什么樣子,有時候和我們的力量、智慧關系不大,而是與我們有沒有清晰地考慮好未來,采用好的創業模式大有關系。第二次創業時,往往會發現很好的機會,但也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戰,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二次創業呢?
林真:2002年底,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我發現,二次創業非常困難,因為最大的問題是害怕失去自己以前的積累。我認為這時首先要對自己以前所有的資源詳加梳理,深入發掘;而且一定要引入外來伙伴,因為依靠原來的團隊創新已經很困難,學習過程又很緩慢,一不留神就會回到原來的老路上,因此要找不一樣的人加盟,用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做事。我也是這么做的,結果發現非常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