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模式創新,在人類商業史上并不多見。Google的廣告模式(Adsense+Adwords)絕對可以算一個,因為它開創了基于利益的“大規模結盟”。這種數十萬乃至百萬當量級的小型組織如眾星拱月般圍繞在一個巨頭周圍,并合謀謀求最大化利益,在人類的商業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
隨著數字運動的深入,越來越多掌握技術專長的人投入到自行創業中,而不是給大型公司打工。而另外一方面,開源軟件運動,也使得很多人能夠利用現成的代碼在很短的時間里建立起一套軟件或者一個網站,小團隊、小型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其中不乏做得相當不錯的項目。Google的廣告模式給了后來者相當大的啟發,在我看來,蘋果的App Store從本質上來說,走的也是這條道路——自己握有龐大用戶群的中心地位,以分成的方式,盡可能地尋求合作者。
早期中國互聯網基本上是巨頭單打獨斗的階段,因為互聯網的競爭雖然激烈,但還沒有到今天這樣的白熱化。這種白熱化體現在:巨頭和巨頭之間的業務開始交叉。在數年以前,我們很難想象,一門心思搞即時通信的騰訊,居然會和同樣一門心思在搞搜索的百度,在一個戰場上短兵相接。網絡的無疆界性,使得巨頭很容易跨過所謂的行業門檻,進入到另外一個巨頭的領地里,只要它有足夠的用戶群體。
目前,它們的解決方案都是:盡可能地拉攏中小站長,因為這些站長本身都還握有一定的用戶群體。它們具體的執行措施則是平臺化。
最近平臺化的兩個業內大動作是:騰訊購入了Discuz,后者是中國最大的源代碼供應商之一,主力產品是BBS建站程序。另外一個則是百度開始“開放平臺”,欲求同盟者可以通過程序接入的方式,在百度搜索結果中獲得非常好的位置,比如你現在可以搜索“小游戲”看看效果如何。
先說騰訊的動作。一直以來,騰訊門戶的流量已經超過了新浪搜狐這些傳統的門戶,成為國內流量排名第二的網站,依托客戶端的彈窗,騰訊門戶流量進步非常驚人。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是,騰訊的廣告收入,卻始終沒有超過新浪,雖然增長同樣很驚人。
騰訊有兩種戰術,來謀奪第一的位置。
第一種戰術是盡可能地改變騰訊門戶的形象。比如最近的互聯網大會,有消息傳出,由于騰訊公關的努力,使得另外兩家門戶十分惱火以至于淡化這場大會的報道。這個消息讓人意識到,騰訊在努力地尋求一種主流的感覺,而不是QQ那種“小年輕”玩的市場定位。
作為一個媒體平臺,獲得廣告主“值得投放”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一本雜志發行量遠遠超過另外一本,但廣告收入卻遠遠低于后者的屢見不鮮。網絡媒體同樣如此。騰訊的廣告收入無法超越新浪,就在于廣告主認為,單個訪問的含金量,騰訊低于新浪。換而言之,廣告主認為,騰訊受眾的商業價值不高。故而,改變市場形象,是騰訊的第一個戰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