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繳進口稅超50元須全額征稅;規模達數十億元的代購行業受到沖擊,奶粉代購商已提前漲價
海關總署調整進出境個人郵寄物品管理的新規,昨日起正式實施,個人郵寄物品應征進口稅免稅額,從原來的400元和500元,調整為50元。
四五百元門檻調至50元
之前,寄自或寄往港澳地區的個人物品,限值為800元,免稅額為400元;寄自或寄往其他地區的個人物品限值為1000元,免稅額為500元。從昨天起,800和1000元的限值沒有變,但是進口稅額的起征點發生了明顯變化。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超過50元人民幣的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
據悉,當個人郵寄的物品超過限值,就不能以個人物品方式通關,須辦理退運或按貨物報關。
北京海關昨日發布的咨詢意見表示,就郵包是否需要繳納關稅,海關會委托郵局將領取物品通知單郵寄送達收件人處,收件人持通知單和本人身份證件,到通知單所列海關監管現場繳納關稅,領取包裹,也可委托郵局代為繳納。
北京海關還明確,這一新規的實行時間9月1日,是指物品到港時間。
這一7月初出臺的新規,已對代購行業產生影響。不少消費者和客商紛紛提前囤貨,不少代購商家紛紛在上月提升了商品價格,并表示新規實施后價格還將上漲。
昨日,淘寶網一位從荷蘭代購奶粉的商家稱,價格已進行調整,已付款的訂單將根據最終價格補差價,買家如果無法接受新價格,可申請退款。
目前,代購行業的規模達數十億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認為,新規將對海外代購形成較大沖擊,代購成本可能會因此增加三成。
海關稱代購牟利該納稅
除了代購,上海海關也在近日再次明確,個人網購屬于商業行為,不屬于個人郵遞物品,建議按照貨物報關。屬于貨物范疇的,須委托進出口公司辦理貨物報關進口手續。
大幅度調整起征點,意在從嚴監管。上月9日,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稱,近年網購、郵購、海外代購等業務發展迅速,有不法分子企圖將所經營的進口貨物,拆分成多票,偽報為個人物品,利用個人物品免稅額優惠規定,通過郵遞、快件渠道進境,逃避監管。
該負責人說,海外代購的商品具有牟利性,不是物品,而是貨物,本來就該照章納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