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戰術則是需求同盟,所以它鎖定了Discuz這個很多站長拿來建站的源程序公司。利用這些或大或小的站點,再次提升廣告被點擊的次數,也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比如,它可以在這些站點部署廣告,然后和站長之間做分成。
可以這么說,騰訊已經有足夠的能力一夜之間讓數十萬中小網站布滿它所需要的點擊類廣告(CPC型)。這一點,已經對新浪形成了巨大的威脅,而在另外一方面,也對百度構成了競爭態勢:因為利用同盟站點做廣告,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點擊廣告而不是展示廣告,而點擊廣告,向來是百度的疆域。
騰訊出手并購Discuz,直接壓力最大的是新浪,因為新浪也很少做同盟的事。幸運的是,新浪年頭打響了微博第一槍,在一番運營下來,有這個基礎開始做第三方應用平臺的文章了。新浪如果不抓緊建立一支盟軍隊伍的話,明年的年中報表,兩手都在展開的騰訊,廣告收入就該超過它了。
百度也開始發力大規模結盟的事,雖然很早以前百度就有這一塊:關鍵字廣告。但百度這次用“開放平臺”這種機制來挑選結盟者。按照百度的話語來形容,能接入這個平臺的,都是“權威”的網站,而我的理解,就是“商業價值”高的網站,可能是軟件原創造者(不是下載站),也可能是游戲原開發者(不是小游戲集結站),利用這種篩選機制,百度走的是一條更精細化運作結盟者的道路。(作者執教于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新媒體、互聯網觀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