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中有不停閃爍的創意點子,行動上有說干就干的勇氣,90后正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姿態沖入職場;其中,不乏部分一畢業就選擇創業的年輕人。目前,佛山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已有10個團隊進駐,其中絕大部分都是90后的首次創業者。這個由政府搭建,給年輕人提供實現夢想的平臺,卻并非烏托邦般完美,創業的艱辛只有身處其中才能感受。累與淚中,有人選擇了堅持,也有人選擇離開。
【嘗試】 創業比預想中難許多
立秋后的佛山,依然被高溫籠罩,處于佛山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中的禪城區網螺電子商務信息咨詢公司的辦公室卻沒有開空調。“我們一般是早上開窗通風,下午熱一點的時候開空調。”看到記者來訪,何宇豪這個靦腆的大男孩不好意思地說,雖然基地提供了辦公環境,但電費是要自己掏的,所以平時都是能省則省。
“創業其實沒有預想中簡單,好的點子需要推廣出去,得到市場認可才算真的好;完美的計劃實施起來可能遇到很多不可預測的小問題,這些都是創業之前沒有想到的困難。”說起創業的經歷,何宇豪這位2011年畢業的大男孩卻首先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第一次創業時還沒有畢業,那時團購網站風生水起,就跟別人合作做團購,過不了多久就遇到團購網站的大量倒閉。” 何宇豪回憶,首次創業失敗后,春節回佛山過年,遇到佛山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啟動,于是就跟同學再創立了現在的“網螺”。
“開始的時候設想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鼓勵商家成為聯盟相互獲利。首先選擇的是人流最旺的東方廣場進行推廣,但是即使費盡口舌去說服,做活動去推廣,商家似乎都沒有動力去配合發卡。” 何宇豪雙手放在鼻翼兩旁,無奈地說,“我想其中肯定有要改進的地方。”
短暫的接觸中,何宇豪在創業中遇到的艱辛和無奈盡顯無遺。而在佛山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中,一畢業就選擇創業的年輕人并非個別,他們幾乎都是90后,心懷夢想,在現實中努力拼搏著。
在軟件產業園8號樓的9樓,就是佛山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這里環境舒適,網絡通暢,但創業是理想與實際不斷磨合的過程,一關又一關的磨練,讓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經常陷入思考中……
【調查】 細節決定成敗,及時申請專利保護
為理想還是為生存?
動漫是不少90后的摯愛,孵化基地中的擎天動漫工作室,正是一家致力于企業宣傳片、卡通形象設計等服務于一體的創意機構。興趣跟職業結合了,但負責人譚擎則遇到了一個現實的問題。“現在公司處于起步階段,團隊也面臨著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的缺乏人才、資金等問題。為了生存,我們只能承接一些大公司的外包業務。如此一來,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發自己的作品。”
建議:先生存,再創新
佛山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創業導師肖志良建議,大學生創業前要先弄清楚三件事,第一是要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創業者已經滿足了這個要求;第二是要做“能做”的事。大多數創業團隊都面臨團隊人數比較少、實力不夠的情況,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先確定自己客戶群體。“多做調研,主動上門”,在還無法獨立打開市場的情況下,客戶應定為一些大公司,為他們做服務;第三是要想明白哪些是“可做”的,也就是能賺錢的項目。
產品有創意,市場難推廣?
網螺電子商務的何宇豪目前的困惑是:他們公司目前推出的業務無法取得商家和消費者的認可,致使創業資金陷入短缺。事實上,他的公司試圖通過一種新的返利模式,將消費者、不同行業商家與網絡平臺捆綁,最終實現多方得利,公司從今年3月開始選擇從東方廣場商圈切入,合作的商家包括餐飲、服飾鞋包、美容美發、教育培訓、家用電器等行業。但商家積極參與推廣度不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