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一年內扭虧靠的是什么?
2008年年底,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聯想集團08/09財年第三季度爆出了虧損9400多萬美元的紀錄;當年第四季度,虧損面進一步擴大,當年虧損2.26億美元,創下聯想歷史上最高虧損紀錄。2009年2月5日,聯想集團宣布柳傳志重新擔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楊元慶接替威廉。阿梅里奧重新擔任CEO,并進行了一系列管理層調整。“老帥復出”,要想把聯想這艘有著數萬職工、產品與市場遍布全球、錯綜復雜的國際巨輪帶出虧損的泥潭,自然是挑戰重重、前途叵測。然而,令人稱奇的是,柳傳志在“復出”之后不久,就公開宣稱:一年之內實現扭虧為盈。結果是,2009年11月,聯想集團發布2009/10財年第二季度財
務報告,當季實現凈利潤5308萬美元,結束了三個季度的連續虧損,實現扭虧為盈。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此之后,聯想集團再次締造了持續高速成長的傳奇,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聯想集團已經連續10個季度成為全球前四大電腦廠商中增長最快的廠商,并連續12個季度超越整體行業增長,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廠商。
那么,在遭遇金融危機的沖擊發生巨額虧損后,聯想集團只用一年多時間就能根本扭轉不利局面,秘訣是什么?柳傳志敢把話說在前面,底氣到底來自哪里呢?
2011年3月25日,在聯想集團年度誓師大會上,時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柳傳志發表演講稱,聯想集團之所以能快速扭虧,而且業務發展趨于均衡(包括產品均衡、業務模式均衡、地域均衡),最根本的原因是“建立了一個好的班子,有了一套正確制定戰略的方法,有一支堅強的能征善戰的隊伍”。這就是聯想內部常說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其中,“建班子”是聯想集團扭虧最重要的一步棋,也可以看作是柳傳志“復出”之后對聯想動的“第一刀”。的確,柳傳志“復出”本身就伴隨著最高管理團隊成員的調整:柳傳志重新擔任董事長,楊元慶卸任董事長、重新擔任CEO,原任CEO威廉 . 阿梅里奧“下課”,羅里。里德被任命為新設立的總裁兼COO;同時,在柳傳志“復出”之后不久,在楊元慶作為CEO的直接操盤下,對組織機構、業務布局、產品集團以及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一系列調整。這些措施與戰略調整、文化建設等“組合拳”協調使用,對快速扭虧發揮了明顯作用。
“建班子”是“管理三要素”之首
在柳傳志提出的“管理三要素”中,“建班子”是被擺在第一位的,這也是聯想管理思想體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正如柳傳志所說:“和定戰略、帶隊伍相比,三要素中應排在首位的是建班子。沒有一個意志統一、有戰斗力的班子,什么定戰略、帶隊伍,都做不出來。……只有建好了班子,才能制定好的戰略;只有帶好了隊伍,才能把戰略執行下去。”
事實上,誰也不會否認管理者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正如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開篇第一句話所說:“在每個企業中,管理者都是賦予企業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而作為企業一把手,組建并領導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團隊,是高層管理者的首要職責。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指出,卓越企業的領導者要成為“第五級經理人”,并秉承“先人后事”的原則。
“管理三要素”是柳傳志基于自己的創業經驗總結、提煉出來的,不追求理論或邏輯上的嚴謹,完全是出于實用的考慮,但是從某種角度看,柳傳志的確把握住了企業一把手的重要職責所在。例如,創業伊始,柳傳志與其他創業者一樣,面臨的就是如何組建團隊的問題,所以在“建班子”中包括“讓什么樣的人進入團隊”、“一把手和班子成員應具備什么樣素質”等方面的思考。接下來,管理團隊在一起共事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沖突,所以柳傳志在“建班子”中又增加了“班子的組建與分工原則”、“班子的溝通議事方式有哪些”、“對重大事情如何達成共識”、“決策程序是什么”、“班子決策定的事如何堅決推進以達到目標”、“一把手和班子成員如何自律”等方面的內容。此外,基于柳傳志對中國古代智慧和自身實踐的思考,充分認識到了宗派主義和小團體對企業的危害,于是在“建班子”中明確提出了“如何防止宗派產生”的問題。
聯想及相關企業的實踐證明,“建班子”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與運作的確具有重要作用。根據聯想內部資料,“建班子”的好處包括五個方面:第一,便于群策群力,激發集體的智慧;第二,調動成員的積極性,每個人都做“發動機”,而不只是“螺絲釘”;第三,提高執行力,通過參與決策,能讓各個部分了解決策的意圖和整體部署,便于相互協調、支持;第四,提高管理層的威信:通過集體討論與決策可以提高決策的嚴肅性、權威性;第五,對一把手形成制約:在聯想看來,好的“一把手”要能真心聽得進不同意見,要真心愿意被監督;管理者被不被監督,實際上是能否調動員工積極性、激發組織活力、提升集體智慧的重要影響因素。
“建班子”的核心是打造高效能團隊
由上面論述可知,“建班子”的核心是打造高效能領導團隊,它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包括團隊的構成,更重要的是團隊的動態運作。以聯想集團快速扭虧的實踐來看,除了調整高層管理團隊成員、組建了中西合璧的領導班子之外,更大的變化在于“新班子”和“老班子”運作方式的差異。
在“老班子”中,CEO很強勢,重大決策只和少數人商量,然后就開會公布,交給下面執行,導致執行力很差、各部門之間難以有效配合與協同。而在最高領導的搭配與組合方面,也存在錯位,配合不暢。例如,表面上看,楊元慶作為董事長負責戰略制定,阿梅里奧負責日常運營,但實際的運作使得兩人更像“聯席CEO”——這種通常會影響決策效率的權力分配,讓聯想看起來更像是一只齊頭并進的“雙頭怪獸”:一個年富力強、注重執行力、喜歡親力親為的中方董事長;一個個性鮮明、國際化經驗豐富、精于日常運營的西方成本殺手。除此之外,“班子”成員來自多家公司,不僅有正在整合的聯想與IBM兩種亞文化,又被匯入了戴爾文化,價值觀和習慣的行為模式存在著諸多差異,相互之間有隔閡,容易產生一些矛盾和沖突,降低了協同作戰的效率。再有,班子成員普遍是“職業經理人心態”,過于注重短期績效,對戰略和成長(如品牌、研發)投資不足。
而在“新班子”中,最高管理層是磨合多年、堪稱絕配的“楊柳組合”(柳傳志擔任董事局主席,楊元慶擔任CEO),執行委員會成員由4名中國人和4名外國人組成,建立了共同的價值觀,相互欣賞、尊重,堪稱“中西合璧”;同時,強調集體參與、群策群力,從務虛到務實,對重大決策反復深入溝通,充分考慮各種意見和執行因素,達成共識后堅決執行;同時,班子成員有“主人心態”,高管有事業心,不僅關注當期績效,而且著眼長遠打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