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過程的四種行為
如上所述,團隊的過程有很多,它們直接影響到團隊的績效。根據研究,我將其分為四類,它們構成一個循環,推動著團隊的發展:團隊成員經由對話,增進相互了解,達成睿智的決策和行動方案,并據此協同地行動,實現特定的產出結果,將其與預期目標進行比較、反思,進一步改善團隊成員對話、決策和行動的質量。這是打造高效能團隊的內在機理。
在聯想的實踐中,“對話”主要體現為班子的議事規則和“把嘴皮子磨熱”、“務虛”研討等;在決策中,既注重決策的過程、有特定的決策規則,也讓執行的人參與到決策之中,從而提高了協同行動的質量和效果;同時,聯想內部也建立了有效的機制,促進各部門之間在行動過程中的反饋、協同;對于“反思”,聯想建立了獨特的“復盤”機制。
(1)對話
在這里,對話不同于一般的談話,也不是有技巧的溝通,而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都說出心中的假設,完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創造新的理解、獲取集體智慧和協調能力的一種方法。有學者也將對話翻譯為“深度匯談”。
沃納特 . 布朗和大衛 . 伊薩克認為,“對話”是組織的核心流程。阿蘭 . 韋伯也指出:“對話是知識經濟中最重要的工作。”因為對話是知識工作者分享、提煉他們思考的關鍵因素,是創造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的“命脈”。同樣,彼得 . 圣吉也將對話列為團隊學習的核心要素。
毫無疑問,對話的質量會影響決策的質量,也有助于達成團隊共識、增進彼此的了解,促進團隊的行動能力。
(2)決策
團隊成員經由深度的對話,可以對動態復雜性問題作出睿智決策,并擬定科學而周密的行動方案,是提高團隊效能的關鍵過程之一。在這方面,雖然“少數服從多數”是人們普遍采用的Cye集體決策規則,但在很多情況下,這一規則并不總是奏效,因為有時候“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因此,團隊能否找到真正的問題、看清深層次的原因、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達成共識、做出睿智的決策,是團隊決策過程的核心要素。
如果決策不當,方向錯誤或計劃不周,再強的執行力也只能導致“南轅北轍”;相反,如果決策得當,在同樣執行力的情況下,行動的結果就會有保證。因此,我認為決策質量會影響行動的質量。
(3)行動
在達成共識、制定決策之后,行動的質量就成為影響團隊效能的重要因素。因為如果沒有高的執行力,沒有密切的協同、團隊的整合,再好的決策和方案也只是一個藍圖或空想。為此,團隊成員需要在具備全局智慧的情況下懂得如何更好地協同工作,才能既兼顧具體的局部步驟、又不失系統的整體性。
在這里,領導、溝通、協調、激勵、解決問題、沖突管理等均與行動過程密切相關,均可列入這一范疇。行動的質量既會影響過程效率,也會直接地影響團隊的整體績效。
(4)反思
“思而不學則殆”,如果沒有反思,就根本談不上學習。對于團隊,也是如此。如果團隊不能對其績效表現和過程效率進行反思,就不可能采取有效的糾正偏差的措施,也不能提高團隊成員如何更好地共事或達成目標的能力。當然,這不能只是個人層面上的反思,而應該在團隊層面上達成共識才能奏效。因此,我認為,集體反思是團隊學習的必備一環,是團隊從行動中學習、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下一次行動中,從而持續提高團隊效能與組織智商的核心機制之一。
在這方面,聯想的“復盤”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集體反思機制。“復盤”原本是圍棋術語,指的是對弈一局之后,把對弈的過程重新回放一遍,以檢查局中招法、應對策略的優劣與得失,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棋藝。一開始,“復盤”是柳傳志個人的工作習慣,之后逐漸形成各級干部和整個組織普遍自覺采用的工作方法,包括在“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中,也廣為使用。2011年,聯想集團將“復盤”作為方法論向全球干部推廣。從原理上看,復盤是行動后對過程和經驗教訓的總結、反思,是一種從過去經驗中學習的組織學習機制。復盤不僅能讓人們區分“有意義的失敗”和“無意義的成功”,對于勝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以更好地總結規律、獲取并傳承經驗,“不犯曾經犯過的錯誤”,還可以與團隊分享、交流,并優化組織的策略、制度、流程等。一般來說,“復盤”包括四個步驟:(1)回顧目標:預期的目標是什么?(2)評估結果:實際結果是什么?與目標有哪些差距?(3)分析原因:產生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做得好,為什么?哪些做得不好,為什么?(4)總結規律:我們能從中學習到什么?為了下次做得更好,我們建議做哪些改進?從表面上看,這一過程并不復雜,似乎無特別之處,但要想真正做好“復盤”并不容易。做好“復盤”的關鍵在于態度,即是否有開放的心態,能實事求是、坦誠表達,并反思自我、集思廣益。按照柳傳志的話說就是要勇于“脫了褲子割自己的尾巴”。如果僅僅是走走過場,或者歸罪于外、指責他人,抑或自己騙自己,簡單匆忙地下結論,都很難發揮“復盤”的功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