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團隊與產品
如果你對某人失望的話,其他團隊成員已經知道了。
給壞種子(指不好的員工)一天時間,然后再炒了他們。炒的時候要快。
對員工是要培訓教導,還是不滿意就更換?我在創辦第一家公司時,很容易對管理層失去耐心,埋怨他們,自己接下重擔。教練或者是導師,會讓一個幾個月無所作為的好種子有積極的變化。問題可能出在你身上,而不是員工身上。某個員工應付不了他的工作或者無法融入到公司里面,另外一個員工有能力也能融入公司文化但是無法達到你的預期水平,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無論你的人是新來的,還是要走的,善待他們。
提供反饋。
即使是高管也需要重新評估。我評估公司高管的指標是:文化。他是否體現了我們的公司文化,幫助打造我們的公司文化,并且培植我們的公司文化呢?
a 激情。這名高管對我們做的事情有激情還是在隨便一家公司工作就可以?我們的公司是他的生活全部嗎?他們是不是就適合在我們的創業公司工作呢?
b 上級。該名高管向我匯報的工作做得如何?是否在恰當的時候來征求我的意見?
c 平級。該名高管和其他人相處如何?他們是各自為戰還是團隊協作?他們是來找我解決問題,讓我裁決?還是共同商議對策,為我提供選擇?順便說一句,這是大部分創業公司高管最頭疼的問題。
d 下級。該名高管是否很好的領導并管理了團隊?所有團隊成員都分工明晰,清楚職責所在嗎?團隊在不斷提升嗎?
e 激勵。該名高管有沒有很好的激勵周圍的人?是否有榜樣在起模范作用,激勵員工不斷向前。
f 主人翁。該名高管是否對結果,無論好壞,公正與否,都能負起責任?他們是否挑起了大梁,完成了重任?
g 大局觀。該名高管了解公司長期的發展方向并清楚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嗎?
h 對細節的注重。該名高管是否很細心地從頭至尾跟進項目計劃呢?有沒有什么細節被忽略了呢?
i 隨時待命。如果我不在旁邊,這位高管是否能夠獨立運作公司一個月呢?他們能不能被派往另外一個國家或地區并且馬上投入工作呢?能夠接待投資人和記者嗎?
你從來不會不像自己認為的那樣正確。對你和你的公司來說都是。
比別人提前五步。這一點很難做到,但是這就是偉大公司和好公司的區別。在事情進行過程中就要考慮,今天的決策對明天的影響是什么?前因后果的事件會引發什么?這些東西很難,但是非常重要。
研發自己的技術。如果你想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這一點是必須的。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用別人的技術去創建一個偉大的公司,你是在騙自己。(我的意思不是說開源或者已有的平臺技術不好,我的意思是說不要外包你的編程工作。)
從一開始就在公司DNA中植入社會化元素。我們很早就開始思考社會化元素,定義并實現了社會化商務的概念。把社會化元素做正確很難,經常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保持下去。有十億人在使用Facebook,十億。你的客戶在社會化媒體上。
考慮移動優先還是web優先已經是六個月之前的事了。很快移動平臺會成為一個很大的流量來源。
每周至少去健身房跑步四次。如果你想思路清晰就要保持身體健碩。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但是這一點很重要。運動可以讓你的身體和意識能夠應付各種挑戰。經過一整夜飛行在機場降落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健身房,從不例外。我不管是否會耽誤我的會議。飛行后健身能夠抵消掉時差帶來的身體反應,讓我準備好面對挑戰。
不要在飛機上喝酒,除非你的航程超過8小時。酒傷身體,而且浪費你的時間。
相信自己的膽識,但要有數據支撐。我們喜歡說,靠感覺開始,但是要用數據支持這種感覺,再來看一下感覺是否正確。但是,如果感覺來得快,我會很堅定的相信就應該是這樣子。
用戶體驗很重要,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還重要。
最好的用戶體驗是把用戶體驗扔到一邊,專注于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少即是多。如果你要解釋什么,你已經失敗了。
懂技術,明白技術是怎么創立的。不是每一個創業領袖都要自己寫代碼,但是你必須要懂得產品是怎么創建的,工程上的流程是怎樣的,技術在其中怎樣發揮效力。
把不喜歡的工作分包出去很容易,但是你不能讓它成為一個盲點。對我來說,應該是運營。雖然我選擇雇傭比我更聰明的對運營更有熱情的人來負責,我還是要讓自己保持對細節的關注,讓運營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個競爭優勢。把公司業務當中你知道的最少的那部分挑出來,仔細研究它。給自己壓力,遠離安逸。
把產品的功能特性分出輕重緩急。對稀缺資源的調用需要排出優先度,沒有任何兩個產品功能可以平等對待。你不能同時做所有的事情。有先有后。
投放市場。除非真正的用戶接觸到你的產品并給出反饋,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如果你連續分站了四個星期,還沒有一個用戶做過測試,可能你搞的代碼有點太多了。把它們分成幾個小塊,這樣方便獲得快速的用戶反饋。
快速投放,頻繁投放。不要擔心添加額外的功能。把最精簡的必備功能做出來,開始收集反饋。重復這個過程,放出下一個版本,再盡快放出下一個版本。如果你用超過三個月時間發布首個產品的話,時間就太長了。如果你用四個星期時間做版本更新,時間就太長了。每周都放出小的更新,或者每周幾次更新。每三周進行一次大的版本升級。
如果之前計劃的50%已經成功實現了,說明你做的很棒。盡可能的多接觸你的用戶。
不要過分依賴目標群體的意見。目標群體會告訴你哪里要修改,幫助你定位產品潛在的吸引人的地方,好讓你專注于此。但你還是要搞清楚怎樣綜合他們的意見,明白要給用戶提供什么。
大部分人只頻繁使用五到七個服務。如果你想要做一個重要的產品,成為一家大公司,你就要想想怎么成為這五到七個服務中的一個,這意味著俘獲用戶的芳心,贏得他們的信任。你要給用戶一個理由投入時間使用你的產品。如果你在做銷售的話,你要給顧客一個理由讓他們掏錢。這可不容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