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意義在于開創了歷史
2000年的時候,新浪、搜狐、網易相繼上市,中國互聯網頂尖的三家互聯網公司,我們叫三大門戶。當年我在搜狐的時候你知道我什么感覺嗎?我們覺得我們就是全世界。這是第一個時代,好風光的時代。
2003年、2004年的時候,大本營在上海的三家網站崛起,2003年攜程上市,2004年盛大上市,2005年分眾上市,這些人了不起的在什么地方呢?他們都是在一個全新的行業里打開一片新的天地。在張朝陽創辦搜狐之前,中國沒有門戶這個行業;在陳天橋創辦盛大之前,中國沒有網絡游戲這個行業;在攜程四君子創辦攜程之前,中國沒有在線商旅這個行業。
但真正的主角還沒有出現呢!
2005年百度上市,2006年騰訊上市,2007年阿里上市,中國互聯網三座大山終于出現了,這對于后來中國所有互聯網創業者來講,一個悲哀的時代開始了,你不管做什么都能遇到三座大山。
但毫無疑問,這三個人是當今中國最了不起的三個人。馬化騰改變了中國人的溝通方式,李彥宏改變了中國人的學習方式,馬云改變了中國人所有的商業方式。后來在這三座大山之下,有很多人沖殺出來,包括古永鏘的優酷,我以前最大的競爭對手,包括周鴻祎的360,陳一舟的人人,他們后來在2010年左右上市了。
未來還有誰可能到他們這樣的地位呢?有可能是雷軍,有可能是劉強東,這兩個人都在做一個極其大的夢。
如果為互聯網著書立說,戰事密集與洶涌的2012年,將如何被載入史冊?
歷史會記住劉強東的“價格戰要打三年”的豪言嗎?或許它更感興趣財經作家吳曉波的預言,從線下到線上,“消費者習慣的決定性轉移”,能否兌現。
歷史會怎樣評說周鴻祎,是流氓,還是斗士?這是中國互聯網里唯一一個與李彥宏、馬云、馬化騰都打過仗的人。這一年更是“不停地打”,與騰訊糾纏官司,與金山掐架“泄露用戶隱私”,揭小米的底兒,闖百度的地盤。人說周鴻祎好斗,他說自己只是不怕斗。
歷史會驗證“信開放,得永生”嗎?拋開發動戰爭者的動機不論,3Q大戰后,360在反思,騰訊也在重塑,殊途同歸最終都選擇了開放。從“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到“共生共贏”的競合,開放是救贖之路嗎?
沉默就等于示弱,缺席就意味服軟
特定時代的商戰怪現象
被對手無視是一種恥辱,過去的一個月張朝陽感受深刻。
就在8月23日,當紅衣教主周鴻祎對搜索引擎市場發起進攻的時候,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360和百度身上,他們不僅對后起之秀360一夜之間拿下搜索引擎10.41%的市場份額贊賞有加,百度的強勢反擊也予以肯定,但是對于搜狗,這個依靠“三級火箭”模式起家,用了八年的時間爬到“行業老二”的對手,卻通通拋諸腦后。
看看下面的語言,你就知道對于被媒體和對手忽視的張朝陽來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焦慮。
“360一戰成名啊,大家把搜狗忘了嗎?” “狼與大象之戰,希望我們是藏獒。”張朝陽如是說。一向很少介入360和百度口水戰的他,也不得不通過微博喊話的方式表明搜狗參戰的決心,甚至不惜將“3B”大戰升級為“3SB”大戰,以吸引媒體的眼球,防止搜狗在這場大戰中被邊緣化。
真是用心良苦。但是不這樣做又能怎么辦呢?
要知道,在過去的十年中,強調眼球叢林社會里,沉默就等于示弱,缺席就意味服軟,通過直戳對方軟肋的口水仗的形式高調入場,破壞性進攻、不按套路出牌,甚至挑動群眾鬧革命,以一種近似野蠻的方式,打破有序,制造混亂,攪渾池水,亂中取勝,早已成為商業世界的競爭潛規則。
馬云感到有些無奈,甚至有些悲哀。
好事在網上流傳得不會太快,因為人們對社會的信任度大大降低,社會寧可信壞事有多壞,而不愿意相信今天其實還有那么多好人好事。
“所以怪、壞、荒誕之事會迅速得到傳播。這很悲哀,但確實是這個特定時代的特定的現象。”他在阿里集團某內部會議中點評近期電商價格戰時感慨。
馬云感嘆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的力量之厲害。在他看來,京東善于利用微博造勢的技能,值得很多企業學習。但此事迅速退潮,并且在消費者中失去信任感,更應從中吸取教訓。正所謂“成也宣傳,敗也宣傳”。
“社會化媒體究竟有多大效果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在不在用社會化媒體。”原尼爾森互聯網研究高級副總裁、互幫國際執行副總裁馬旗戟以為,企業一旦沾染上這樣的一個思路,它在運用微博等社會化媒體時,一定要搏出位,唯有搏出位才能被關注。
在馬旗戟看來,一旦企業和企業大佬有這樣的思路之后,你會發現他的動作實際上就是走形的。企業大佬們在利用微博等社會化媒體傳播營銷時,用一種相對過激的方式或者具有“眼球”效應的方式,就成為必然。
挑戰對手,本是商業競爭中的慣常行為,但是,在中國當下的商戰中卻很有特色地演變為“約架”。
“小三大戰”期間,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發帖,約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北京朝陽公園“談一談”,北京朝陽公園“躺著中槍”,被網友調侃為“約架勝地”,“約架”一詞在微博上走紅。
“約架的很大問題來自于中國人現階段的圍觀和無奈。”這是馬旗戟的觀點。在他看來,圍觀是一種社會化的行為反應,作為圍觀者的消費者有一種心態,“你約架太好了,我幫你把這個架約得更大”,作為“演員”的企業老總則希望通過社會化媒體、通過“約架”吸引關注,反過來圍觀者又希望約架雙方能打得頭破血流才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