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2年,商戰更是越來越兇猛,而且借助于微博的病毒式營銷,商戰規模越來越大,參展方也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遠。上文中提到的“小三大戰”、“815電商大戰”、“3SB大戰”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知道周鴻祎的360為什么取名“奇虎360”?要做互聯網叢林里的王者——老虎,而且懂得360度全方位出擊,還懂得出奇招,險中求勝。“我們必須不斷地進入新的領域,不斷地進攻,敢于把人家手里的飯碗搶過來。要成為王者,我們必須敢戰,善戰。”這是周鴻祎的解釋。
這兩年里中國互聯網領域每年至少一兩次大規模商戰,打得都比較難看、比較慘烈,甚至都涉嫌人身攻擊。若在十年前,彼此雖然激烈競爭,但是一般不傷情面。在知名IT評論人謝文看來,產業本身的競爭程度加劇,是深層次的原因之一。
過去做一個方向的只有一兩家實力比較強大的公司,而現在在一些比較難做比較復雜的方向上,比如像搜索,都有若干家大企業在里面打。中國和美國的情況很不一樣。在美國,同一個領域里競爭的頂尖公司,彼此各有特點,是錯位競爭,而不是面對面的同質競爭,“中國現在同質競爭的情況很嚴重。”
競爭邊界的日益模糊,更是加劇了企業之間摩擦、沖突、交鋒的概率以及交火的激烈程度。
以前你可以說新浪靠做門戶獲取流量,360就是靠殺毒、瀏覽器,QQ以IM網絡用戶,阿里巴巴搭建了B2B、C2C的平臺,而現在的情況是,各家各戶的平臺化趨勢日益明顯,競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360要去做搜索,阿里巴巴在金融領域的異軍突起讓輿論驚呼“讓銀行顫抖吧”,QQ成立電商控股公司,一直被詬病缺少“電商基因”的它意欲要大展拳腳等等。在馬旗戟看來,未來互聯網當中的主要參與者和從業者的競爭邊界,特別是幾大平臺的競爭邊界會越來越模糊。
同時,中國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正在退去,新增用戶的數量和速度比前些年大大降低,爭取用戶的成本更高,難度更大。
“當新增用戶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小,雖然絕對數量還在增長,但是增加速度遠遠不是過去的40%—50%時,這對很多企業的成長就造成巨大的威脅,如果市場份額本來不大的話很難做大,因為爭奪現有用戶讓他們改變使用習慣成本是比較高的。”謝文認為。
兩強互斗
勝過“一個超級壟斷”
在3B大戰中,資深IT觀察人士王冠雄注意到一個“怪現象”:百度被360進攻,反而有不少行業廠商和站長支持挑戰。
同樣的情形,出現在3Q大戰中。當時很多人都沒有站出來為騰訊說話,360反倒拉攏到一些小網站一起“打企鵝”。
為什么?一家獨大不利于行業發展。
“搜索是PC互聯網分發流量的中樞,中國互聯網苦搜索壟斷久矣。”王冠雄認為。在他看來,百度不可戰勝的金身已被打破,隨著挑戰者搜狗、360的繼續努力,市場將不斷松動,百度的議價能力將慢慢下降。“現在許多大客戶都非常關注百度流量降了多少,搜狗、360的轉化效率怎么樣。越來越多的渠道代理商,也在關注新興搜索勢力的成長。市場會在博弈中形成新的平衡。”
有壟斷就有壟斷收益,一旦有挑戰者舉旗并且愿意大幅讓利,一定是產業鏈上的合作者樂見的。
“360推出搜索引擎,讓業界和用戶有了更多選擇機會,是件好事情,因此得到了不少支持。壟斷需要競爭去打破,這是大是大非。搜索引擎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持續繁榮至關重要,應該有更開放的競爭。”
“從江湖現實出發,兩個壟斷打翻一個剩下一個超級壟斷就是悲劇,兩個壟斷相互削弱成為兩個亞壟斷就是喜劇。”知名IT專欄作家程苓峰在《江湖人眼里的3B大戰》中這樣寫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