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科學決策能力
成功的領導者的另一個要素是決策水平高。近年來,“決策”成了商務人士的日常用語,很多企業的高管,特別是一把手,往往以“決策者”自居。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管理大師之一柯林斯,稱他們為“適合的人”,韋爾奇稱他們為“明星”,已故的杜拉克把他們描述為“運籌帷幄的指揮大師”,這些管理專家所談到的是那些真正決定企業興衰的人。作為領導者,在其綜合素質上,有三方面是屬于核心能力的,即決策、用人、專業。而這三方面側重點又各不相同:對于領導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決策,占47%;其次是用人,占35%,專業只占18%。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許多企業因為沒有決策型的領導者而陷入危機,江河日下。問題在于,即使占據著領導者的位置,也不一定就能成為名副其實的領導者,因為領導者的偉大在于關鍵時刻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決策關系重大,決策是領導工作的關鍵環節,決策能力體現的是領導者的基本功,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領導者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
市場就如同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已經發展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誰在經營管理決策上善于籌謀、具有前瞻性,誰就有可能在市場上領先一步,搶占到制高點,并保持永不落后市場的結局。而相反,如果目光短淺,只顧眼前,缺乏長遠思想和深謀遠慮,其結果只能是永遠當“追隨者”,永遠在別人后面當“跟屁蟲”。
光是了解制定決策的流程還不夠,還要持續而堅定地應用自己獲得的經驗,才能真正有所獲益。能夠持續應用,未來自己作的每項決策,才都會是成功的決策。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決策之難有時難于上青天——很多東西,總也無法完全掌握,無論思考多細,布置多周,總有想不透的一環,總有意外在等著你,但科學細致的思考會讓你事半功倍,馬到成功!
八、團隊協作能力
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要通過協作性或推動性的組織和激勵方法影響人們,使之采取能使他們發揮最大潛力、達到最高績效的行動的能力。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案例中,實現了高度協同效應的團體能夠提高績效,增強人們的學習動機,為每個人提供一種互惠的利益。通過組織和社會轉變實現的變革會幫助這些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發揮出他們作為個體的最大潛能,幫助他們更清晰地了解他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做出的特殊貢獻。
變革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協作的、自組織的系統已經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轉變。21世紀的領導者必須了解這些系統,了解如何與它們共同致力于成功的跨國界和跨文化協作——協作(collaborative)要求更高層次上的思考和溝通,要求理解協作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在全球層次上與協作的、自組織的系統合作的原則。
過去的那種“命令和控制”型的CEO很難在當今這種高度互聯、合作的環境中生存!皡f作型領導”的論調到處都是,所謂協作型領導是指那些情商高、擁有廣泛人脈、通過向追隨自己的人授權而不是根據組織結構圖進行管理的人。管理大師HerminiaIbarra和Morten T.Hansen認為,這顯然不是你父親那個年代的CEO——那些希望成為協作型領導者的人需要全新的工具和技術。
如今,企業面臨的各種挑戰非常復雜,以至于個人或單個組織已經很難解決。要想得到一個長期有效的解決方案,不僅需要組織內部的協調,還需要組織與顧客、供應商、甚至競爭對手之間的協作。衡量21世紀商業領袖的最終標準是其能否創造卓越的績效,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只要一個組織的大多數員工團結一致、授權充份、相互協作,其績效一定可以超越那些等級森嚴的組織。習慣于發號施令的領導者也許能實現短期的績效目標,但只有具備協作領導力的領導者才能激勵整個組織將卓越貫穿于始終!
九、領導學習能力
首先,做一個成功領導者,要愛學習,會學習。科學家華羅庚說過:“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偉大的領袖毛澤東教導我們:“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以上兩句名言——對于領導者來說,充分說明了讀書、學習及學以致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曾說:“我們必須讓我們的青年人養成一種能夠閱讀好書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種寶物,值得雙手捧著,看著它,別把它丟掉!边有一位經濟學家講過這樣一句話“不學習是一種罪惡,學習是有經濟性的,用經濟的方法去學習,用學習來創造經濟、創造效益。”作為領導者,應該從理論上、實踐中和相互的交流中學習,不僅要注意學習方法,更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學習力,是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已經具備學習力的經理人,有如何將學習力轉化為競爭力的問題。如果企業的全體成員能全身心投入并獲得持續增長的學習力,這個企業才是學習型組織。對于今天企業的競爭,大家會說是人才的競爭、資源的競爭等等,但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告訴我們:企業競爭爭的是有學習力的人才。道理很簡單,學習力比較強,那么幾年以后,不是人才會變成人才,是人才會變成高級人才。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沒有學習力就沒有競爭力,提高學習力就是增強競爭力、創造力、領導力。
對于今天的我們而言,學習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種需要,知識經濟的增長帶動的整個世界的變化是知識的快速更新和整個人類步伐的加快,在這樣的社會,我們驅趕得疲于奔命,卻總會在某一個時刻發現自己已經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高速運轉。時間在流轉,我們在一天一天的變老,世界卻在一天天更新,我們與世界的差距在不知不覺間擴大。于是,我們知道自己的生活需要知識的填充,需要知識的完善和積累。所以,學習已經成為職場人必須要做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學習力的競爭成為企業競爭和個人職場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成龍的歌里不是有一句歌詞嘛——非常讓人感動,“讓海天為我聚能量”。金庸小說里有一種武功是“吸星大法”,也非常適合企業領導者。就是要善于學習,從書本上、實踐中、成功人士中、自我創造中,無時不刻,無所不在中學習,為自己積累能量。
借用并“改進”一句老話——“天天學習,企業向上”!其實,古今中外,沒有哪個領導者不是把學習作為一種管理手段的。只有通過學習的形式來教化屬下和臣民,使他們進步到合乎自己的管理需要,創造出符合自己的利益。正是人類這種不斷學習和創造的精神,才使得我們的社會如此進步和發展。當有人提出“學習型組織”的概念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企業領導無不推崇倍至,可見“學習型組織”符合領導者利益的需求。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