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提一些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1,創業本質上就像在做一個前人做過類似或者沒做過類似的實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喜歡或者適合做這種實驗。(當然,很多事情只有試過之后才知道合適不合適)
有些人對創業有點興趣,然后有些技能就去試試做了,或者被忽悠被洗腦著就去了。 但做的過程中慢慢發現了困難,要處理很多未知的事情...很多人在這種情況面前就不會像當初那么有興致了,原來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的嘛,而且本來就沒有什么由內而生的“初心”,時間戰線一拉長,沒熱情了....那才需要,so called "激勵" 。其實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本質上我覺得不是激勵的問題,而是做了自己不適合做的事情,不需要通過解決“激勵”而解決,請早死早超生。
有些人是真的適合創業,喜歡創業,為創業做了很多準備然后去玩了這個實驗。但是因為對玩的方法不熟悉,導致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激情有所降低。 這個問題好解決,請閱讀《The Lean Startup》即《精益創業》。當了解了實驗的玩法,心理的不安全感減少,已不需要激勵,專心解決眼下問題即可。
2,創業是跟行業有關的實驗。 》若玩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玩的行業,那再激勵還是不會喜歡的,除非是為了錢玩,那錢就是激勵。 》若玩了一個過時的事兒,比如現在想做個別人已經做的很好的家伙,如谷歌,那做長了做不下去,沒激情是正常的,請換一個新鮮的有激情的,別耽誤團隊。 》若搞不清楚市場,那停下來,了解清楚,清楚了,干勁就來了。leader弄清楚了就不迷惑,才能清楚告訴團隊,團隊才不迷惑,才知道未來的增長點在哪。知道有增長,那就好辦。 若搞清楚的時間太長,成本很大,資金不夠,內心苦惱,團隊不解,士氣低下,同上,不要耽誤團隊。
3,創業是跟人有關的實驗。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問《為什么說人人網沒有靈魂?》@張亮 有個回答我很認同,沒有明確想為用戶創造什么價值的理念和堅持。
所以我個人覺得,創始人要先想明白自己為什么創業,想明白自己的初心,想明白這個創業是要做什么,做的事情要創造什么價值,然后找認同這個價值的人一起來創造未來,在剛開始的時候定好基調,那這個初心就是很棒的激勵。這也是為什么招人的時候要招真正熱愛那個創業產品的人。
人是最關鍵的,如果你想磨產品,團隊卻想投機。那要么換團隊,要么隔三差五用錢激勵,如果你有且認為有效的話。 想了解更多內驅力相關知識,請讀《內驅力》。理論上來說,沒有符合創始人愿景的內驅力的團隊成員,是不應該要的,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你想要的優秀成員,你無法和他們產生深層次的共鳴,怎么激勵?這也是為什么說創業的頭10個人最重要,決定了公司的未來。 同樣,回答題主說的問題,如果是內心需要安全感,不敢冒險,要福利保障的團隊,其實已經不適合創業了,激勵他們不如放棄他們,讓他們做不合適的事情,對創始人對團隊都是一種痛苦,何況剛開始一起創業的團隊,大多是朋友,何必呢。當然,這并不是說這些人不好,放大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小小螺絲釘,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值得尊重的,但做不合適的事情,是痛苦的。
So,如果都是實打實想創業又價值觀趨同,認同共同愿景的團隊,其實早期需要激勵的地方已經不是很靠外在和物質了。當然,我想沒人會蠢到讓喜歡寫程序的去銷售,讓喜歡做設計的去寫代碼,迫使成員做不喜歡做的事兒吧。 另外要說的是,我想優秀的人,只會想和優秀的人共事,這樣他們一起交流才有話題、有尊重、有欣賞、有反饋、有促進。這比什么人情重要多了。 所以之前我要說: 真正要想的是,為什么一群這樣的人能夠一起工作,并完成創業這件要面對大量不確定性的事情,甚至是去創造偉大的事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