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評價標準條件。
這一條件的內涵是,對做好工作的好的標準,必須事先有明確的界定,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雙方都明確,對這特定工作進行評價判斷的尺度是什么,怎樣才算是好,怎樣是不好,使被管理者有努力的方向和自我評價的依據,使之能自主把握工作的進程。如果沒有事先約定的評價標準,被管理者僅僅通過自己的猜度和想象進行界定,這就不免與上司主管的要求發生背離,甚至南轅北轍,使本來完全可以做好的工作最終受挫,達不成目的。在現實中,人們總是想當然地假定下屬員工完全明白這個好的評價標準,但往往他們自己也不甚明了。在對下屬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考核時,總是因為沒有確切的評價標準而發生考核不準確、不客觀的事。如果是這樣,即使不會影響員工已完成的工作,也會因為考核評價不公正、不公平、不客觀、不準確、不全面而影響他們對下一工作的努力程度。
5、資源支持條件。
這一條件的內涵是,做好工作必須具備相應外部資源的支持,其內容包括材料場地、設備工具、人員配合等等。這是他人做工作的能力素質要求之外的條件。任何一項工作,無論簡單還是復雜,都必須授予對應于做好工作所必需的外部資源的支配、使用權,否則也就不可能做好工作。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更是難為無鍋、無水之炊。并且授權提供的外部資源支持,還必須與工作本身的要求相適應,只要任何一點不充分,也都會影響工作的最后質量。外部資源條件不具備,或者不充分,這不僅會增加做好工作的困難程度,而且可能直接降低員工做好工作的信心,使之產生挫折感。要讓下屬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但也必須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外部條件,沒有外部資源的支持,至少必須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政策也是一種資源。
6、方法程序條件。
這一條件的內涵是,做工作的人,必須清楚,運用什么樣的方法程序才能圓滿地完成工作。這一條件與能力素質條件有聯系,但不完全相同。能力素質條件并不需要對具體工作的方法程序都有全面完整的掌握,而完成具體的工作卻必須明確具體的方法程序,才能保證其效率。被管理者有對應的能力素質,事事都讓他自己探索,尋求完成工作任務的方法程序,這就必然會降低效率。所以,這一條件要求,做好工作的方法程序,無論崗位員工是否原已把握,都必須事先做出界定。被管理者盡管可以通過改革創新找到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程序,但事先界定的方法程序可起到對他的改革創新效果的約束作用。任何人都可以在做事的方法程序上創新,但必須保證能比事先約定的方法程序投入更少、效率更高Cye.com.cn。
以上六個方面的條件,是一個整體,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可能通過他人做好工作。在現實中之所以有下屬員工沒有做好的工作,也就是因為作上司主管的,沒有全面完整地為下屬員工創造出做好工作的六個方面的條件。沒有做好工作,其責任應該都在上司主管。所以海爾的80/20原則,強調下屬員工沒有做好工作,上司主管要承擔80%的責任,其道理也就在此。如果要具體地定義什么是管理的話,為下屬員工做好工作創造出對應的六個方面的條件就是管理。從這個意義上講,下屬員工的工作失誤,上司主管,不僅要承擔80%的責任,而且應該承擔100%的責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