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公司,經過了前期的資本積累,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已經不滿足于跟隨丶模仿,這種方式太被動,風險也高,再者也想深入這個行業,不想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于是戰略轉移,開始自建渠道,掌握終端,渠道制勝,市場帶動生產,在研發上也投入了較大的投入。但是此時,相比三線公司,成本丶價格優勢已經很小,而品牌上還很弱小,此時面臨的風險也比較大。
一線公司,是一些二線公司通過某些方面的突出優勢,如革新性產品丶創新性渠道丶先進的管理模式,臨門一躍,進入了一線公司的世界,此時對市場走向也有清晰的判定,甚至可以左右市場,可以在市場上呼風喚雨,渠道丶供應鏈等也都比較完善,各種資源(政府丶媒體丶行業等)紛至踏來,很是痛快。此時面臨的風險,其實就是自己,自己的管理模式,決定了未來的發展。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我是小工廠入的行,而后得已有機會進入行業一線公司,而后又跳出來,重回到小工廠,因為這里更適合電商。
再寫一點對電商的反思:
經常遇到一些想做電商的公司和朋友,他們的想法,自己的燈成本20塊,想著在網上賣30塊,自己賺個10塊,也就是50%的毛利就可以了,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去網上看看,人家賣5塊錢,還包郵,交易量幾萬個,每天訪客數千,詳情頁比你做好丶促銷比你做的好,賣點挖掘比你做的好,雖然你的工廠可能比人家大,你有積分球回流焊,人家是手工組裝,但那又怎樣,買家不會管你虧了多少錢丶有沒有貼片機回流焊這些比較間接的因素,他們關心的是最直接的問題,包郵不丶送禮品不丶打折不丶退換貨包來回郵不。。。
做電商,要轉換思維,以買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淘寶是金礦,但不是誰去都能淘到金。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做電商,淘寶才不在乎你,反正人家每年的服務費和扣點是收了,你一年干不夠指標,下一年連進場的資格都沒有,你可以保持你的“孤傲“,感嘆電商不好做,但那又何妨,還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繼的進去了。
電商,總體策略應該是先棄后取。
電商圈中做的好的,有兩種公司,一種是非常懂運營并且有穩定貨源的公司,一種是如飛利浦這樣的大眾品牌,也就是線下品牌觸網,前者的主要代表就是古鎮的一些公司,他們背靠古鎮大好貨源基地,再加上做的早,敢做敢沖,最后得已在淘寶上分得一塊奶酪,他們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大眾品牌的前方堵截和后面無數跟隨者的追擊,而后者面臨的問題則更大,他們的問題來自于內部,就是其電商對其線下經銷渠道的價格政策沖擊!
從這兩大成功者的成功經驗中可以看出,想做好電商,要么有牌,要么會經營敢投入有貨源,對于競爭日益加劇的淘寶來說,渾水摸魚的機會不太多了,但是一定會有,因為淘寶要靠這些魚,吸引數百萬的賣家們不放棄淘寶,只不過大部分的魚是給了那些“優者”。
因此,電商的總體策略應該是先棄后取,先投入,獲取一定的知名度丶老顧客,淘寶才會給你更多的資源,你會越來越大。關于具體經營這方面的問題,我經驗還不多,這里面水很深,目前我的能力還遠沒達到,不斷學習。不過有一點結論可以肯定,未來電商的最大瓶頸,將來自于營銷與供應鏈的供需平衡。因為電商中,產品少了,不好,產品多了,很多種類不熱銷,造成成品庫存,成品庫存再對配件供應造成深遠的影響,由此會產生對流動資金的巨大影響。做法只有一個,時時掌握行業電商動態,掌握產品銷售走向,合理備庫存,現金流為王。
最后再談一點:對其它電商平臺京東、QQ網購的看法
電商,不唯有淘寶,還有京東丶QQ網購等,淘寶有先發優勢,在B2B丶C2C丶B2C領域,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但是現在B2C遭遇了京東丶亞馬遜的挑戰,在C2C丶B2C領域,更是遭遇了QQ的QQ網購(B2C)丶易迅網(B2C)丶拍拍網(C2C)的全面挑戰,更何況騰訊有手機端的微信和微信支付,可以完全俯視手機端支付寶,還有擁有6億用戶的QQ,因此才讓馬云感到害怕,因此不惜代價推來往丶PC端支付寶設限額,把用戶往手機端上趕,淘寶越來越封閉。QQ電商,卻在不斷地加碼,因此時刻關注QQ電商的發展,QQ在社交化丶移動端都有著巨大的優勢,QQ電商不可小視。
關于京東,公司有京東平臺,暫時沒有太多精力去研究,以后有時間吧。
先寫到這了,先不修改了,有錯字就有錯字了,等個一兩天,再回頭看這篇文字,會有新的想法,到時再修改。
以此文記錄這兩個月的電商之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