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組織架構梳理
在我自己的實踐上,即便我一人提出的事情,也會和團隊一起商量。我和我們的高管不斷確認一個共識:這個平臺終究是大家的,他們分管的各條線終究會成為他們自己的事業!
現在開會時我強迫自己只有最后的一票否決權。很多重要事項上把自己視同為顧問,決策一定是讓高管團隊得出,讓相關的管理團隊協商得出。我愿意為每件在流程上暴露出的事件買單,為他們交學費,讓團隊看到自己的問題存在在哪些方面,自己去找解決方案。
前兩年公司還引進了顧問制度,一個是管理顧問,一個是財務顧問。用財務數據支持決策,是很重要的。但我們現有的財務人員無法做到很強的數據支持,而財務換人又會是很大的波折。最后找到的答案是:能用外腦用外腦,能用外包用外包!現在第三方服務如果使用得當,遠勝過自己招人養人。
因為這兩年團隊不斷瘦身,用小團隊挑動大資源。比如市場部,公司對接的員工,主要工作是理解公司產品、文化、發展思路,然后向第三方團隊發包。這樣,我們對人才的要求就不用樣樣精通,招人難的問題也容易解決。
6、創始人的定位
我98年開始創業,從5個人、7個人做到幾十人,上百人。不同階段,創始人的職能定位是不一樣的。從我們做傳統企業為例,創業前兩年必須能自己沖殺,把業務做出來;發展了以后就是帶徒弟;再以后就是建組織架構,公司不斷擴大。
創始人有多大的決心,能多少次重新定位自己,才能不斷攀上新臺階。見過很多同行的企業家,幾年后發展就停滯在某一個地方,而所停的位置就是他不再成長的地方。
7、對公司的定位
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進口專業凈水品牌,提供水質全屋凈化的完整解決方案。現在市場上大多數公司只有能力做一些小機器,真正有能力做好全屋凈水的并不多。
無論是本土的凈水企業(桶裝水出身)切換到凈水公司,還是專注一個二三線城市做貼牌產品的公司,或者是巨無霸家電企業涉水,一般都只能做到末端飲水機。我們真正的競爭品牌,也就不多的幾家。因此我們去各地找尋代理商還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代理商能選擇的好品牌并不多。
競爭永遠存在,如果你能把絕大多數巨無霸企業摒除在自己玩的領域之外,切割出一個自己的藍海市場,就是企業定位策略的成功!
企業如何執行決策
企業的決策沒有對錯,把一個決策執行到位更重要。
任何一個企業必須有主心骨,經過團隊討論得出的決策,團隊必須堅決執行。物色團隊時我非常強調這一點。
任何一個公司的決策,如果在團隊、員工中沒有威信,大家覺得股東層意見都有重大分歧,那么這個決策在形成之初就已經注定失敗了!
決策權可以下放到高管、事業部老總,但不宜下放到基層,造成眾說紛紜,無法統一。很多決策都可能是對的,但只能選一個。我的原則上,誰是實施的主導,就優先聽誰的。你決策了我們全力以赴支持你,你要對這件事情負責。
對基層員工的建議,如果在他能力范圍的一定聽,但是如果他的建議超出了層級范圍很多,提建議者常常會看不到背后的風險。就像馬云說的,新進1-2年的員工對公司戰略發展的意見肯定不能聽。很多方法都對,能把一樣東西做好已經很了不起。不追求表面上的民主。
企業決策經過民主討論后,只能有一個聲音。我們現在的決策權在高管層。高管團隊形成決議后,自己分頭做,協調出了問題則由我來解決。高層將任務分解到中層,中層扎扎實實落實到位。這樣的梳理和執行到位,我們企業還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固化。
如何找到合伙人
合伙就是找合適的人,能一起做事的人。需要互補,但理念還是要一致。
我看到很多企業主對自己現在的高管很不滿,常常是因為對方本來就不合適,只是現在才發現,因此企業主很痛苦,很不滿。不合適不是指哪個人不好,只是不合適而已。
我們前兩年也提拔了一些高官,中層,還有一些股改的對象。有人很有效,但也有一些人,這些激勵方法無效。所以我認為這不是方法的問題,是“選人”的問題。
創業者固然要珍惜身邊所有的人,但也要知道任何人都是可以放棄,不用執著不放的。創業者要真正懂得隨緣和堅持是不矛盾的。
對于創始人,最重要的資源是時間。能夠輕輕放下的事情,就不要浪費時間。企業的發展維系于創業人一身,真正全程創業大股東只有一個,最后一個依然要撐起一片天的人只能自己。企業家要學會做最重要的事。
對股改制度仍有疑惑?再看一下黑馬營兄弟對李銘的提問。
【問答】
潘定國:如何設置股權?
李銘:股改對象拿大頭,兩年一改,超過利潤基數的凈利,大頭分給員工,股東的精力放在復制擴大上。股改方案確立前,需要做測算表,平衡各方利益:多方均得益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潘定國:員工是實股還是分紅股?
李銘:開始的兩年內,員工其實是分紅股,但是分紅股比例很高。實施兩年后會有更準確的測算依據,并且能使公司銷售業績明顯改善,從而在兩年后可以考慮實股的改造。
如果一開始就令員工持實股,會有以下缺陷:
1、如果是老板送股份,送少了員工感覺不到,送多了老板受不了。
2、如果讓員工出資購買,很多員工收入并高,買少了還是和企業沒有關系,買多了員工也受不了。
很多員工兩年內可以拿到十幾萬的分紅,這對他們的刺激還是有的。總體是先邁小步,讓各方都看到利益,有把握后再夯實股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