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四看”與“兩少”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
從谷歌中國離開后,李開復一直對大學生創業極為關心,于是創辦了創新工場,并形成了一種“天使投資+孵化器+創業指導”的全新商業模式。近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接受鈦媒體專訪,解讀了創新工場投資創業公司的原則。
人、趨勢和執行力是李開復投資的三原則。雖然大部分投資公司在風投時,基本屬于“投人”模式,而創新工場是在“所有贊成投人的公司里面,最考慮其他 因素的。”李開復會很全面的去考慮行業趨勢,這個項目是不是順勢而行,“因此我們綜合考慮人、趨勢還有團隊的執行力。這三者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人,另外 兩個并重。”
投資創業者“四看”
首先,創業者必須有對產品和領域的熱情。你必須深深的愛著你的產品,熱愛鉆研你的領域。我們并不想找一個只想賺錢的投機型團隊,如果你想做一個旅游的產品,可是你本身不熱愛旅游,你如何說服投資人信任你。
第二,創業者必須對相關產業和領域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比如說,你想做一個移動設備上的社交產品,那么你必須能夠說出幾大知名移動端社交應用的優劣 勢。當然,你要懂得比我們團隊要多得多才行。畢竟這是你最愛的東西,你對產業的熱愛,會讓我們覺得你更加可靠。此外,有優秀的產品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創業者必須有很強的執行能力。如果是僅會寫很漂亮的PPT,business plan,嘴里講的很美,但是真正能做成事情的人,即使面試的時候會很加分,但最終執行的時候你要懂得如何去選擇。口齒不清晰是ok的,但是做事不扎實,不能落實是不行的。
最后,創業者最好是一個富有吸引力、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因為創業的過程會出現各種挫折,所以你必須能夠凝聚團隊,碰到問題但能讓團隊保持信心,感到幸福,保持團隊特色。無論你性格如何,你得做到讓團隊可以死心塌地的跟隨你。
警惕“兩少”
1、少投無經驗者,屢敗屢戰的創業者更受歡迎
創業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創業者的個人品質,還關系到他之前的創業經驗,有經驗的創業者后來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創新工場“更傾向一些有經驗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不是第一次創業者”。
2、少對擔心的“瑕疵”存僥幸心,警惕“墨菲定律”
“If any 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這就是墨菲定律,意思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如果創業者有任何瑕疵,讓你有任何擔心,我保證在未來的 五年,這個事情會造成問題。所以你不要抱著僥幸的心態。”
比如你覺得這個創業者有點虛榮,整天說大話,會不會以后不做事,不用問了,答案是會;或者說這個創業者,雖然他的商業計劃做的很漂亮,但是很虛啊, 以后執行力會不會欠缺。肯定會;比如創業者不好相處,會不會有點冷冰冰的,會不會自私,會不會和合伙人出問題。不用問了,一定會。
雷軍:三條投資原則
雷軍
這些年,通過做公司和思考,作為創業者的雷軍總結出他在互聯網創業的“七字訣”秘訣:專注、極致、口碑和快。那么作為天使投資者的雷軍,對于投資有何秘訣呢?
在同行眼中,雷軍有兩個特點,一個他偏喜歡大公司出來,有一定管理經驗的人,而他之前沒有做過。第二,你要想辦法找到他身邊熟悉的人來做介紹人,具備這兩點基本上就能搞定他。
對于項目,就雷軍個人風格而言,他不是特別關注商業模式,而是市場規模。關于人,雷軍更偏愛平均35歲的創業者,他們有經驗,這樣的成功率要高很多很多,“這是因為中國比拼的是執行力,還沒有到創意稀缺的時代。”
而對大學剛畢業的人,雷軍是不投的。在他看來,剛畢業的都最好不要創業,而最好是要么找個創業公司,要么找個大公司,先提高技能,有相應的商業網絡,等一切都準備好了再創業。
雷軍曾總結自己的三條投資原則,第一條就是人要靠譜、不熟不投;第二就是大方向沒問題;第三個就是小方向被驗證。
“因為這樣才會有成功率,我想他們來找我,肯定也就是想聽聽我這樣的意見,覺得這個方向行不行,覺得這個切入點對不對,覺得找這幾個人合伙好不好,然后我想更多的是,我給他們一些這樣的建議。如果這件事情被我認可了,或者投了點錢的話,我覺得成功的概率還是提高了蠻多。最最重要的可能是,我給他們提供了一種信用,就說這件事情雷軍看好了,已經投錢了,其實在今天這個商業社會里,有時候信用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了我投的那點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