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個好客之人,上面這條你就當沒聽到,接下來說說見面聊點什么。一般投資人都會讓你簡單介紹一下你的項目。有一大部分投資人見面之前不會做功課,但是有一部分又會把你的行業你的背景你的項目摸得很透。你就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說清楚自己的項目是什么就差不多了。記住的一點是別夸大你所在行業的前景,你做的項目所在行業的是否有前景和「錢景」,不是你多說兩嘴就能定性的,能不說就不說。有的人會挑戰你的「想法」或者是「愿景」,比如「騰訊如果做你的事情你怎么辦?」「你做這個東西怎么賺錢?」,這類狗屁又弱智的問題永遠沒有正確答案,沉著應對,如果沉著不了或者說不明白就告訴他們你沒答案,不丟人。記住,他們也不過是隨口問問而已,有的問題他們也不知道,投資人如果都那么睿智就不會投那么多失敗的項目,真正要做事情的人是你。
在溝通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誠實,不要夸大你的業績或是數據,最好以你能給新聞披露的數據為限度。我前面說投資人雖然都不那么睿智,但投資人幾乎都是聰明人,人精,精英,大大滴狡猾,這一點毫無疑問。很多人覺得,不夸大說一點好像容易被人誤以為團隊不給力,別這樣干。你如果編造了假的數據早晚會露餡。再狡猾的狐貍能騙過老獵人么? 還不如就老老實實說。對于你能披露的東西,需要做適度的權衡,不要被人家問個底朝天什么都說出去。適可而止。要知道,有的時候人家約你談談沒準兒是要投你的競爭對手,不到最后一刻你都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初期的溝通最多只是跟你聊聊,了解你的團隊,不會深入到特別細節的東西,而且也沒必要。
提醒一句:一些業界大佬為了讓融資的過程有故事性,往往會編造出一些扯淡的戲劇效果,但這事兒就當個故事聽就行了,千萬別跟著學。什么馬云在廁所六分鐘搞定孫正義,陳一舟在廁所只用了五分鐘就從孫正義拿到投資之類的,你要是聽信這些段子也跟著投資人去廁所…那沒準兒就有別的故事了,肯定不是和投資有關的。
有的投資人會同時看幾個類似的團隊,然后通過幾個團隊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來「對縫」,比如,先看另一個團隊,比如 A,讓他們評價一下你們團隊的短處,然后跟你見面的時候問你,你們團隊在某某點做得為什么不如另一家? 然后再問問你,你覺得 A 團隊的缺點是什么? 你們哪一點比他們做得好? 然后他轉過頭去問 A 團隊…別笑,很多投資圈的人都這么干,信息對縫,讓你覺得他們特別了不起,什么都知道,問題還尖銳,尖銳個屁,不過是信息掌握得比你多一點而已。如果恰好你也同時接觸幾個投資方,建議你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應對他們,問問另外的投資方你比較疑惑的問題,回過頭來應對他們。以彼之道,還之彼身。
怎么讓投資人知道你? 你可以通過創業類媒體報道曝光,或者通過會議宣講你的項目,或是通過朋友介紹,或是通過社交媒體宣傳你的產品,甚至通過小道消息來給你曝光,這樣都會引起一些投資人的注意。一般通過可靠的朋友幫你背書替你介紹效果最好,但是前提是你有這樣的朋友。比較低效的一個方式是寫個商業計劃書群發給投資人,或是到Cye線下的會議上跟人交換名片,這種方式一般得不到回應,他們每天收到的垃圾郵件或是在各種會議上見到的人太多了。如果你聯系人家一次,人家沒回應,別像神經病一樣騷擾個沒完,只會徒增反感,或許只是時機還不到而已。即使再神的投資人,也沒辦法通過收到的郵件判斷一個項目是否有必要跟進。有人問,去各種電視創業節目露個臉是否可行?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電視臺里面沒有親戚的話,還是別去費這個力氣了,除非你當年曾經阻止過別人偷井蓋。
找投資人未必要看著名氣去,有些網絡上名氣大的投資人,其實很黑,還有的喜歡抽創業者耳光;有些低調的投資人,卻是相當有實力。也別看人家基金的規模如何,最好一視同仁。規模大的投資機構如果沒有相中你,不會投一分錢給你,規模一般的機構如果相中你,也會給你全力的支持。重要的是是否認可你做的事情,是否認可你團隊的價值。
硅谷創業教父保羅·格雷厄姆說過一句話「競爭對手不過是一拳打在你的下巴上,而投資人則是抓著你的下體來控制你」,如果你沒練過金鐘罩鐵布衫,最好從你開始尋找投資的時候開始練,我估計還來得及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