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嘉賓 朱曉芳
中國光大銀行鄭州黃河路支行 副行長
傾訴 小微企業找錢難
“手續太麻煩了,要遞交的材料很多,還不如問親戚朋友借來得爽快。”參會的一家小微企業主說,原本是不想欠人情,但是對她這個金融外行而言,跟銀行打交道實在很累,她最終放棄了銀行融資的想法。
“我們公司沒有抵押物,又急需資金,怕銀行不給貸款,所以只能選擇民間借貸,但是利息負擔很重。”鄭州一家建材公司的負責人說。
提到現在的融資難題,很多人認為小微企業應該被“輸血”,而擔任主要輸血任務的就是銀行等金融機構。
參加本次微企沙龍的40家小微企業主說,他們的資金缺口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
很多企業認為自己的企業有訂單,經營效益也不錯,這樣就可以得到貸款。結果跑了多家銀行后,還是沒有貸到款。
原因 小微企業自身不足
為什么小微企業從銀行貸不到錢呢?沙龍嘉賓朱行長幫大家分析了銀行眼中他們的特點:
1.多數小微企業因處于創業或成長期,自有積累不足,可供抵押物少,有的企業產權證、土地證不全或欠規范,權屬不明晰,難以形成有效抵押。
2.基本缺乏專職會計人員,無規范的財會制度且經常采用現金交易等,有的企業甚至設立多套財務報表,從而嚴重影響小微企業從銀行融資的可能性。
3.小微企業大多缺乏約束,投資風險把控能力不強,制約銀行青睞小微企業。
4.部分企業負責人信用意識薄弱,誠信意識不強,企業逃廢銀行債務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企業整體形象差,社會信譽度不高,從而產生銀行“懼貸”現象。
5.部分個體經營者出于某些原因未辦理營業執照,或借用他人名字辦理營業執照(如用下崗失業人員或殘疾人名字辦理營業執照,在納稅上可得到一定優惠等原因造成),此類客戶也無法在金融機構獲得金融支持。
6.一些小微企業主缺乏金融知識,不懂如何融資,不知如何借貸或嫌銀行手續麻煩等因素,偏好于民間借貸。
建議 要學會和銀行打交道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朱行長分析,很多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往往隱瞞銷售收入和經營狀況,造成財務不實,報表不真,信息不透明,銀行資信評估和貸后跟蹤管理難。
其次是擔保難。中小企業缺乏符合條件的資產作為抵押物,擔保不足,一旦出現風險,銀行損失難以補償。
最后,中小企業的法人治理機制不完善也是造成融資難的原因之一。
“中小企業融資首先要了解銀行的特點,銀行是一個商業機構,它要按商業規則辦,要相互了解,要學會與銀行打交道。”朱行長說,小微企業更應該注意如何與銀行“打交道”。
“這樣的民營企業在跟銀行打交道的時候,第一要展示自己,第二要問銀行最近有沒有什么新產品和服務適合自己。建議民營企業主們多和銀行溝通,這樣小微企業才能更好地得到融資,而且能在比較低的成本上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
提醒
要做好“用錢”的規劃
“怎樣才能有計劃地得到資金?”她建議,企業要在內部建立一個基礎,要學會未雨綢繆—提前把貸款申請資料準備齊全,要多檢查自己的證照是否齊全,是否過期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