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業庫存壓力增加,主要原因是國家為保證奧運供應增加進口而致。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狀況,不能以此作為企業加大商業儲備的依據。”林伯強說。
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兩大公司近年來的經營業績中看出一些端倪。8月26日和27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先后公布中報,由于煉油業務虧損和成品油價格不到位,兩大巨頭上半年利潤均大幅縮水,現金流壓力驟增。
中國石化總經理蘇樹林稱,中石化今年調減投資總額85億元,一些項目計劃將被砍掉,或減緩建設速度。如果今年三四季度情況仍不改善,還會繼續調整項目投資計劃。中國石油總裁周吉平也坦稱,中國石油今年上半年壓縮非生產性非重要投資207億元,把主要資金將用在重要戰略項目上。
由此不難推測,兩大公司一些商業儲備項目或將推遲或被取消。韓學功說:“從經營業績上來看,今年的非主業資本性支出將會被嚴格控制,商業石油儲備估計不會被列入當前重要投資項目之列。增加商業石油儲備的成本是高昂的,兩大公司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可以根據油價的變化靈活調節儲量。”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方面均表示,將根據原油價格的變化,靈活調整項目投資進程,首先滿足自身商業運營,履行社會責任。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3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