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是誰?華爾街的投行說:“房貸銀行首當其充,因為房貸銀行利欲熏心,它們無休止地降低房貸標準,任由無歷史信用或是信用低下的人隨意借貸,這才是問題引發的根源,憑什么要華爾街來替它們買單?”然而,美國銀行家們則認為:“華爾街才是罪惡之源,這里的投行利用‘證券化’作為賺錢的機器,無限度地放大了房地產泡沫和房貸風險,從而連累了美國的銀行業。”
其實,旁觀者都清楚,無論誰是誰非,都是金融機構(包括房貸機構和投資銀行)無節制“貪婪”惹的禍,它們為了一己私利,“今朝有酒今朝醉”,卻將綿綿風險置之度外,究竟這是誰的錯?銀行的錯?投行的過?中國的政府和銀行應該從中吸取怎樣的教訓?
(一)幸運:銀行業仍是中國金融體系的絕對主體
眾所周知,美國是“市場主導型”的金融體系,其主要特征是:證券化程度高、市場規模龐大,而且國際化程度極高。無論是現貨市場(股市、債市、基市),抑或是遠期市場(金融期貨、金融期權),美國都是世界上最發達且規模最大的市場,因此,在美國,證券市場在美國人民的經濟生活中占據了絕對的主體地位。相反,美國傳統的銀行業地位正在不斷下降,例如,目前,全美銀行業總資產尚不及共同基金凈資產,更不及國內股票總市值的1/2。對美國人來講,美國股市幾乎已變成美國經濟的全部,甚至更重要!在美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是絕對的真理!因此,在美國歷史上,一次性倒閉數十家銀行可能算不上什么大事(今年美國已有14家銀行倒閉),但股市卻一定不能倒!
相反,中國屬于“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由于股市發展歷史不長,規模不大,對外開放程度也不高,因此,中國銀行業仍主宰著中國金融市場的絕對份額,中國銀行業不僅成為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的主戰場,而且也成為政府重點保護對象。2008年第二季度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為57.7萬億元人民幣,它是中國同期股市總市值(17萬億)的3倍多,更是基金業凈資產的數十倍!這便是“中國特色”的金融體系:銀行仍占據中國金融業絕對的統治地位!因此,在中國,銀行是絕對不允許輕易倒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