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證明,在這種授權制度下,“黑莓”通過各大移動電話制造商的授權,被更廣泛地傳播出去,市場因此擴大;RIM公司自身也從單純的賣設備,轉向“無線電子郵件的中間系統提供商”,掌握核心專利權的同時,觸角伸向了更廣泛的領域。
關于這個舉措,In-Stat中國總經理殷建松有個經典的論述:“RIM公司明白如何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環境中發展壯大自己的秘密。那就是執著地做好自己的核心事業,不拘一格地去和業界合作,使得整個無線電子郵件市場盡可能地成長,利用自己的先發優勢成為小行業里的絕對領導者。”用RIM自己的話來說就是:Enable the Market, Drive it Forward(創造市場,駕馭其向前)。這也是其企業精神的體現。
事件營銷,優勢盡顯
“黑莓”真正風靡全球的轉機是“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時,美國通信設備幾乎全線癱瘓,但美國副總統切尼的手機有“黑莓”功能,成功地進行了無線互聯,能夠隨時隨地接收關于災難現場的實時信息。后來美國國會給每位議員都配發“黑莓”手機,議員們傳輸涉及“國家安全”的信息都經過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的RIM公司的網絡運營中心。從此“黑莓”手機成為北美、歐洲精英們必備品之一。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使用“黑莓”的用戶已達到1200萬。
病毒營銷,重視細節
在“黑莓”的推廣過程中,還有很多數不清的智慧顯現。例如,在“黑莓”發出的郵件下,系統會自動加上一句話:Sent From My BlackBerry Wireless Handheld(從我的無線手持式“黑莓”傳送)。正是這則強制的廣告語,使得每一個使用“黑莓”的人,成為向還在用PC收發郵件的人士宣傳的“基站”。據說,這正是Hotmail等所模仿的病毒營銷的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