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黑莓”手機的最大競爭對手iPhone宣布,將支持微軟的Exchange郵件服務器端軟件。蘋果聲稱,從現在開始,iPhone將可直接實現與Exchange服務器上的電子郵件、日歷和聯系人列表同步。這樣一來,由于不方便接受郵件、不方便進行集中管理而不被看做是商務手機的iPhone最后一個問題也解決了。蘋果似乎越來越有理由要與RIM公司一爭高下了。
至于谷歌的Gphone手機則更為夸張。傳聞Gphone手機(也許叫做“平臺”更為合適)沒有內置存儲空間,它運行的一切程序都是在網絡上運行和存儲的。Gphone進一步暴露了Google的超媒體野心。因為Gphone也許完全不需要電信網絡了,直接用比3G更厲害的WiMAX。
相較之下,傳統的手機大鱷們動作雖大卻也并不夸張:諾基亞在2006年2月收購了Intellisync,而摩托羅拉則在2007年11月吞并了Good Technology公司,希望借助新的力量來增強自己在商務智能手機市場上的籌碼。
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避開直接的慘烈戰爭,采用迂回的戰術,甚至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則成為上上之策。在中國商務手機市場剛剛起步的時候“入華”,在“黑莓”們的眼里無疑就成了最佳選擇。
“黑莓”的坎坷中國路
盡管到目前為止,RIM公司收入的67%來自北美和歐洲市場,但亞洲仍是“黑莓”完善全球布局的重要戰略地區,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市場需求方面,亞洲對“黑莓”的吸引力都非常大。RIM公司的聯合首席執行官吉姆·貝爾斯利(Jim Balsillie)指出, RIM在中國是長期戰略性的投資,旨在中國建立一個長期的發展計劃,這對于RIM公司來說是重要的投資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