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從今年3月到現在,有“資金自由港”之稱的香港,熱錢流入的勢頭遠遠超過內地。為了抑制港幣升值趨勢,維護聯系匯率制度,金管局已經連續半個月向市場注資,這直接造成了香港銀行體系總結余增至2330億港幣左右,而該數據的歷史正常水平約為200億-300億港幣。而巨量熱錢入港,自然引發人們對熱錢進一步涌進大陸的預期。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行業分析師戴志鋒:“資金像水一樣,自由流動,中國有管制,由于香港到內地比較暢順,錢可以先流到香港,香港就像一個蓄水池,先等著,觀察國內經濟發展情況,如果有什么新的動向,就進來了。”
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香港和大陸的貿易量很大,可能通過這些渠道,假道貿易的方式很方便。”
對于熱錢屯兵香港,是否意在大陸,目前專家們還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但是,以短期投機為主要特征的熱錢,進入新興市場尋找機會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近段時間以來,上證指數今年以來上漲近8成,房地產市場至今連續5個月加速上漲,而由于股市較樓市受益更快,因而更受“熱錢”追逐。
劉煜輝:“進來的錢主要吸引力是資產的價格,未來的兩三年內,不找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會有太大的機會,但是中國不一樣,政府強大的加杠桿的實力,經濟刺激的動力,所以經濟短期內有比較好的成長,成為資金避難所的重要因素,所以人民幣資產容易受到追捧,對境內資產價格上漲有推波助瀾作用,資金大量涌入國內,剛剛開始,越到后面,壓力越來越強,規模越來越多,趨勢短時間內擋不住,而且會有加劇的態勢。”
劉煜輝告訴記者,中國作為貿易大國,監控熱錢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對待熱錢的方式不應該是強堵,而是疏導。央行近期采取的貨幣政策微調,局部抑制了資產價格持續升高的預期,但是,根本的措施應該是調整經濟結構,使之更加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