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云透露的最新數字,支付寶為在線的3.5億人提供服務,這一數目甚至多于國家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4.19,0.06,1.45%)的規模,而且支付寶“做了銀行不愿意做和銀行做不了的事情”,比如煤水電繳費。同時,支付寶與銀行合作,全國網商通過阿里巴巴申請的貸款金額總共2512億元,獲得貸款1.3萬家,獲貸金額132億元,獲貸比例5.25%,但壞賬率只有0.28%。
兩個月后的6月21日,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出臺,正式宣布開始對“支付寶”這一類不是金融機構卻又做了好多年支付業務的企業發放Cye.com.cn牌照、進行監管。這也是2005年央行出臺《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文件5年后正式將發放牌照付諸實施的開始。
“一般而言,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才是金融機構,因此,民資中心、富平小貸、支付寶等均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金融機構,國家鼓勵民資進入金融領域的突破也就無從談起。”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3.54,0.07,2.02%)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上述三家機構的業務確實和金融有關,因此最多可稱為廣義上的金融創新。
對于民資金融創新是否“新36條”落地突破口的問題,孫曉華以開會為由婉拒表態,謝浩則稱,至少溫州市四套班子對民資中心極其關心,不能稱為落地,但看到了落地突破口的曙光。
“‘落地’是指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出臺政策,各地政府制訂、出臺相關細則。而溫州市是國內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發祥地之一,一般國家層面的政策出臺會晚上一兩年。”謝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