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級市場開發商的收購和兼并,外資也對中國房地產中介服務商頗有興趣。美國房地產中介商21世紀不動產的中國公司在3月初收購北京上古地產的大部分股權。
或許商業地產的誘惑已經足夠強大,連法國零售業巨頭家樂福也在3月1日表態,擬將其旗下的迪亞天天折扣連鎖店和它的地產業務分離出去,并分別成立為各自獨立的上市公司,以提升投資價值并提高盈利能力。此舉被解讀為家樂福借機進入中國商業地產的前兆。
積極交易的背后,是商業地產被視為了“價值洼地”,以及“熱錢”的灘頭陣地。
一位外籍房地產投資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置評說:“目前中國商業地產的價格比較低,而且可用資源豐富。與此同時,一些外資機構看好未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他說,如果要送一大筆錢進入中國大陸就必須找一個安全的領域。而商業地產價格低廉,又不受政策影響,比較穩定。
據記者了解,目前外資投資國內商業地產主要有三種渠道:第一種是非居民機構和個人投資房地產;第二種是外資通過直接投資方式進入房地產;第三種是外資通過外債方式進入房地產。在3月初,外資加速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動向已令中國金融主管部門有所警覺。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行長王順參在央行主管雜志《中國金融》上撰文,建議加強對外資過度流入房地產行業的管理。
本土企業加速追趕
眼看著商業地產逐步變為吸金洼地,本土房企亦加速布局商業地產。
3月中旬,A股市場房企龍頭之一的招商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深圳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派生分立(編者注:指某公司將其部分資產或營業進行分離,另設一個或數個新的公司或分支機構,原有公司繼續存在的公司分立形式)出新公司——深圳招商商置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商置”)。
觀察家認為,在一系列高層人事調整和公司構架裂變完成后,招商地產 (000024.SZ)做大商業地產的決心已露。這也為其龐大的商業物業資產分拆上市留下巨大想象空間。
3月22日,招商地產董事長林少斌在與投資者見面時表示,未來會更加關注商業地產。另一位高管招商地產總經理賀建亞亦認為,未來中國將迎來商業地產發展的黃金時期,“那么多開發商選擇在商業地產業務方面進行一些嘗試和突破,其實也是英雄所見略同,也是大勢所趨、規律使然”。
幾乎在同時,金地集團在公布2010年業績時表示,未來5年,商業地產開發將成為金地重要的業務板塊,并與房地產金融成為金地未來發展的重要兩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