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大批銀行貸款進入民間借貸后,一方面成為“食利族”賺取利差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最終承擔著壞賬的風險,對此,銀行卻是束手無策。
稠州銀行瑞安支行行長蔡卓云:規定都有,如果發現他挪用貸款,我們可以收回、罰息。但是錢是沒有符號的,他們轉過來轉過去,你根本發現不了他挪用了。
更讓銀行郁悶的是,截至到6月底,溫州瑞安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921億元和772億元,存貸比已達83.82%,除去儲備金,各大銀行可貸資金已經了了無幾。換言之,真正想做實業也急需幫助的企業或個人即使符合貸款條件也要等上2到3個月才能拿到錢。
銀行月底高日息吸納大戶資金吃利差成產業鏈
惡性循環的鏈條還在繼續。蔡卓云告訴記者說,銀行資金趨緊后,月末高息攬存開始抬頭。在溫州,部分銀行為完成考核指標,以高達0.3%以上的日息攬存。由于這些資金往往要百萬元計算,而且資金越大,日息越高。一些擔保公司和大戶就集中散戶手中的資金存入銀行,反過來到銀行賺錢,時間長了相互之間形成了固定的合作模式,反正里外吃虧的都是那些老老實實的銀行儲戶。
蔡卓云:這種吃利差的行為,變成產業化組織,專門有一樣的一些人,平時用于民間借貸,到了月底放在銀行,畢竟只有一兩天,銀行利息高。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了。
對此,瑞安市金融辦主任楊軍表示,挪用銀行貸款進行高利貸的行為有所抬頭,要對瑞安金融市場進行整頓,對挪用銀行貸款、非法集資等行為進行查處。
楊軍:最近的高利貸機構很活躍,我們要對非法集資、非法擔保機構進行日常監管,對銀行業要進行檢查。
專家:正視民間金融機構建明確監管目標
據了解,銀行或主動或被動的參與高利貸并非溫州一地,對此,財經評論員葉檀昨晚在接受《新聞縱橫》采訪時認為:正視這一現象,建立一個明確的監管目標已成當務之急。
葉檀:所有的民間資金或者銀行資金進入高利貸之后,它的風險完全離開了銀監會的掌控,這個風險是不可控的,一旦爆發的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危機。6月份的時候,廈門已經有幾家擔保公司陷入崩潰的邊緣,我想首先是要把所有的金融全都納入監管。現在銀監會監管的是體制內的銀行金融機構,但是民間金融機構一直是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我們不能對它視而不見。我想首先要做的是正視它,其次是監管它,第三是建立一個非常明確的監管的目標。
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則再次提醒瘋狂的參與者,任何借貸,利率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部分,都屬于不受法律保護的高利貸,貪婪往往埋下危險的種子。
洪道德:如果是把自個兒的錢借給別人的話,根據我國最高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利息不能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也就是說一旦雙方發生糾紛訴諸法律,人民法院只在貸款利率的4倍范圍內給予適當的確認。第二,如果吸收別人的款項拿來以后再放給別人,有可能會觸犯法律。有個罪名叫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就是針對這種情況來規定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像本案中談到的,從金融機構比較低的利率貸款,以高利率形式放貸給別人,數額較大的情況下也觸犯我國的刑事法律的,也就是就構成了高利轉貸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