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近三個月后,支付寶“贖身費”終于有說法了。
上周五(7月29日)晚間,三大利益相關方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和軟銀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正式簽署協議。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以IPO價為準),將不低于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盡管多方觀點認為,雅虎吃了虧,但好歹消除了一些重要資產價值的不確定性。馬云則最終切斷了雅虎、軟銀與支付寶的關聯,有分析觀點認為,這看上去像是一場“非主流”MBO正在進行。
形似MBO
協議同時規定,阿里巴巴集團將許可支付寶公司及其子公司使用所需要的知識產權,提供有關軟件技術服務。作為對價,支付寶及其子公司將向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其稅前利潤的49.9%。
而當支付寶或者其控股公司上市或發生其他變現事宜后,將不再需要支付上述費用。
協議各方沒有披露相關補償條款的具體計算方式,不過有一點可確認,雅虎、軟銀已不能通過阿里巴巴集團直接獲取支付寶的成長收益,他們與支付寶的關聯已被徹底撇清。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曾100%控股支付寶,而現在,馬云和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謝世煌分別占股80%和20%的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則成了支付寶的全資控股公司。
這看上去像是馬云和他的同伴們對支付寶的一次MBO。
最先提出這一觀點的是i美股分析師王毓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他預測稱,阿里巴巴目前仍在將與支付寶有關的呼叫服務等業務置入該公司中,加之馬云此前曾公開表態支付寶未來不會是他個人所有,接下來很可能會有更多的阿里集團管理層乃至員工以支付對價等形式入股支付寶或浙江阿里巴巴。
一般的MBO需要“現款現貨”交易,如新浪MBO時,新浪管理層就曾成立公司向美銀美林銀行借款。
而目前馬云為此所做的是成立一家特殊目的有限公司IPCo,他和阿里巴巴CFO蔡崇信二人持有并將在協議規定的交易結束前一直存在。IPCo將向阿里巴巴集團發行一份面值5億美元7年期無息承諾票據。馬云和蔡崇信會把他們所持有的5000萬股阿里巴巴集團普通股投入IPCo作為承諾票據相關義務的擔保。
雅虎中國前總裁、互聯網評論人士謝文則認為,補償并不能修正此前支付寶突然易主事件的性質。他表示,這次的協議或許是眼下能找到的最好的彌補方式,但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公司的信任度顯然受到挫傷,后續影響仍需觀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