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公交IC卡的購置成本究竟要多少錢?其沉淀資金(即預付尚未消費的卡內余額)利息有多少?具體花到哪兒去了?這些問題已經日益受到千千萬消費者的關注。
4月15日,在北京崇文門一個公交總站充值點,排隊買卡的鄭先生聽說《投資者報》記者正在調查公交一卡通的充值繳費情況,不禁向記者大倒“苦水”:丟失的公交卡里面還有幾十元錢損失了不說,補辦個新卡又得交20元押金。
他說,這是他今年第三次補辦新卡了。卡沒保管好,里面的余額損失了,鄭先生倒沒埋怨。讓鄭先生不滿的是,每次辦卡都要收取20元押金,“一張卡有這么高的成本么?”
對此,《投資者報》記者采訪負責一卡通運營的北京市政一卡通有限公司,對方的答復是: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沒有義務披露這些。“按照第三方支付管理辦法,各項數據我們都向相關政府部門報備過,你有疑問可以去問他們。”
“其實,該不該披露這些信息,只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一卡通公司把押金、預付款利息以及預付卡殘值都歸為己有,這是否合理?” 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的北京市恒方永圓律師事務所主任王良斌律師從法律角度提出了質疑。
一年利息估算約6000萬
作為已經取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一卡通公司,其消費者繳存的備付金有多少,其實不難估算。
去年下半年,一卡通公司在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文件中,披露截至2011年7月31日的備付金余額僅為4.67億元。
《投資者報》記者隨機調查了10個使用一卡通市民的充值情況。其一次充值金額為:100元6人,50元2人,200元和20元各1人。可以看出,大多數消費者在充值時選擇了50元~100元這個區間。根據使用頻率相對固定,以及用完即充的情況下,每張公交卡的日均余額約為50元。
一卡通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的發卡量已達到4000萬張。在不考慮“死卡”(丟失或是長期不用)的情況下,以每張公交卡的日均余額約為50元估算,公司備付金日均余額應該在20億元左右。
這么一筆資金是如何運轉的呢?上述負責人表示,各充值點收取的充值款項,均每天就近繳存銀行。“這些銀行包括國有四大行、絕大部分股份制銀行以及北京農商行。并不是在一家,所以我不能告訴你具體的余額數字。”
目前,銀行基準利率為活期0.5%,3個月定期3.1%。《投資者報》記者從農業銀行一名從事基層財務工作的人員處了解到,單位定期比同期限的儲蓄利率略微低一點,但協定存款比儲蓄利率會高一些。“如果20億元資金(8億元辦卡押金和20億元的備付金,考慮部分資金做為日常支付,故以20億元核算)全部存3個月定期,每年的利息收入約在6000萬元左右。”她說。
一卡通辯稱:用于人員及設備成本
這些錢花到哪兒了?上述一卡通公司負責人并沒有給《投資者報》記者一一說明,只是表示人工成本、機具的采購、維護成本都很大,“利息收入根本不是我們能賺下來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